牢记党的宗旨做好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经验交流)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0-02-01 15:39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牢记党的宗旨做好机关后勤服务工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机关后勤工作也不例外。在这次“三讲”教育活动中,我结合十几年来在机关后勤战线的工作实践,重温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对如何牢记党的宗旨,做好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一、牢记党的宗旨,必须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第一,要把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放在政治问题的高度来认识。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严厉批评了那些“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共产党人,指出“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江泽民同志指出:“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和江泽民的论述,非常鲜明地强调了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如何,是能否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政治问题,更是能否坚持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的重大原则问题。  第二,必须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的主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党和各级领导干部,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人民的公仆。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深入群众之中,了解民情,体察民意,与群众患难与共,为群众雪中送炭,帮群众排忧解难。如果我们不是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公仆,而是当成人民的主人,那就从根本上颠倒了公仆和主人的关系,就会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错误。第三,必须牢固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观念,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智慧的源泉,是真正的英雄。个人才能只有代表群众的利益,只有融于群众之中,才能发挥巨大力量,才能实现真正价值。如果自以为自己是领导者,比群众懂得多,不虚心向群众学习,遇事不同群众商量,那么你的一些意见和主张,就会缺乏群众基础,甚至违背群众意愿,而在群众中行不通。实践证明,不向群众学习,不走群众路线,“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领导干部只有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善于从人民群众中吸取知识和营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才能不断增长才干,才能真正有所作为。二、牢记党的宗旨,必须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好事  牢记党的宗旨,必须体现在行动中,落实到人民群众身上。江泽民同志讲得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能挂在嘴上,不能搞虚功,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事。”对于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来说,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个问题上,有着更具体的内容、更直接的方式和更实在的效果。我们一定要尽最大努力,积极创造条件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行动上。一是要把办实事好事提高到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江泽民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论在哪个领域,哪条战线工作,都要讲政治”。“经济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都有政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是党关心群众生活、密切干群关系的具体体现。机关后勤工作与干部职工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与党的群众路线有着密切关系。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机关后勤各项服务工作最具体、最直接地体现着政治。因此,我们所有的后勤人,都要充分认识机关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把每件好事办好、每件实事办实。二是要多同群众商量。这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更是要不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问题。我们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事前一定要多同群众商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我们制订实施方案的主要依据。凡是符合民心民意的事就多办快办;凡是不符合民心民意的事一定不能办;凡是不得民心、违反民意的事更要坚决反对。在落实办好事、办实事过程中,要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检验办好事、办实事成效的主要标准。三是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如住房问题、办公条件问题、大院环境改造和美化问题、提高生活质量问题等等,都是近几年机关干部职工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海南省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从1994年成立以来,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开”的原则,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筹措一笔资金,专门用于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994年办了8项,1995年办了13项,1998年增加到24项,做到办一件落实一件见效一件,使群众每年都从中有所受益。当然,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好事实事还未来得及办,但只要我们牢记党的宗旨,就会努力创造条件,克服各种困难,把好事实事不断地办下去,一年比一年办得更多,一年比一年办得更好。三、牢记党的宗旨,必须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我们一切干部,都是党和人民根据工作需要而安排的,也就是说,我们所以能够当“官”,不是自己有什么“特殊贡献”和“特殊才干”,而是党和人民的需要,我们手中所掌握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我们只有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义务,而没有在政治上、生活上谋取私利的权利。人民赋予的权力,只能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上,这是我们首先必须牢牢记住的。其次,正确行使权力,就要敢于负起责任。权力实际上是一种责任。权力与责任,两者是统一的,也是成正比的。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如果只迷恋权力,不愿承担责任,或者行使权力不是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目的,那么,“我们手中的权力就会改变性质,并最后导致丧失”。因此,在行使权力履行责任中要注意把握两条:一是淡化权力,强化责任。整日迷恋于权力的人,不可能真正负起责任;二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没有这种精神,就不可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其三,正确行使权力,必须廉洁自律。江泽民同志说:“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模范遵纪守法,自觉抵制腐败思想的侵蚀,做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表率。”在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始终把握好自己,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同时,还要承担起本地区、本部门的廉政建设责任。对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旗帜鲜明地讲正气、树正气,顶歪风、刹歪风,做到警钟长鸣。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办事程序,建立监督机制,不断增强干部党员抑制和防范各种腐败思想侵蚀的能力。(作者系海南省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262000年 第2期 《中国机关后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