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知识后勤(理论探讨)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0-06-01 13:30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知识经济与知识后勤

郭文明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机关后勤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机关后勤的新课题。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知识后勤的崛起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现代技术为核心,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和消费基础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对机关后勤的发展模式和运作机制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传统后勤那种以物质为中心的刚性管理和依赖资源堆砌来进行的粗放式后勤服务,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改革发展的性质看,由于制度的创新,福利型后勤必然要向市场化后勤转化;从发展模式看,由于社会化方向的总体要求,单位自管模式后勤必然要向社会规模化后勤转化;从运作方式看,由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经验型后勤必然要向法制化后勤转化。而所有这些转化,都离不开知识的更新和应用,都必须适应知识经济形态下管理方式的要求。譬如机关后勤的资源配置是否优化,取决于对知识和智力的占有和应用;后勤服务产业能否赢得市场出效益,取决于对知识和信息吸收和消化的水平;后勤改革与发展能否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提高集体创新能力,取决于其法制建设、制度建设的支撑力度。所以说知识后勤实际上涵盖了机关后勤未来发展的趋势,知识后勤的实现正是这些转化效果的整合。因此,必须以此为契机,勇于制度创新,开发知识人才资源,采用新型技术,拓展新型领域,尽快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什么是知识后勤呢?按照著名的卡尔·费拉保罗所言:“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依此推论,所谓知识后勤,就是知识管理作用于后勤领域,通过知识型管理推动知识化服务,使后勤部门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能够释放出最大的潜能,产生最优化的效果。它必须具备以知识为核心的不断创新的管理思想理念,具备能够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符合新时期机关建设需要、反映后勤管理内在规律的管理体制,具备依法管理、依法服务的保障制度,具备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社会化的服务机制。二、传统后勤的改革与知识后勤的拓展  毫无疑问,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机关后勤唯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机关事务工作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的总的要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努力构建知识后勤,保障机关的有序、高效运转。(一)树立三种创新的观念,提高应变和创新的能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必将使机关后勤发生根本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更新知识,树立创新观念至关重要。一是树立知识就是财富的新的价值观念。知识经济时代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最有价值的重要资源。如机关后勤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如果通过计算机网络,足不出户就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市场动态,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不但能有效制止腐败行为,还能提高办事效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因此重视知识、重视人才,是决定机关后勤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二是树立人力资本第一的观念。人力资本重于物质资本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加强人本管理,加大智力投资是机关后勤的当务之急。既要拥有富于激情和敬业精神的知识管理人才,还要拥有具备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这是机关后勤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重要因素。三是树立新的市场竞争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技术、信息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牢固树立竞争观念,时刻保持永不懈怠的忧患意识,机关后勤才能及时了解市场变化,知道如何适应变化。(二)推进制度创新,建立新型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首先要从制度创新入手,这是拓展知识后勤的必要条件。要搞好管理体制的改革。着重在组织机构、监管模式、运作方式等方面实施制度创新。要规范管理职能,建立精干、高效、知识型的管理机构。要改革经费的预算、分配制度,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和完善经费结算制度。要加强宏观管理,加大指导、监督和调控力度。要统一政策、统一制度,促进机关后勤的规范化。(三)抓好网络建设,夯实知识型管理和知识化服务的基础。传统后勤的组织结构最大的弊病就是管理层次多,尤其是中间环节过多,造成吸收和消化信息慢,工作效率低。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化,机关后勤内部的信息传递和沟通速度必然加快,多层次的传统组织结构必将被“扁平”式的网络组织结构取而代之。因此,必须抓好网络建设,建立一个能为管理和服务各个层面提供完善的公开交流的设施和环境。通过网络,让各个层面及时获得相同信息,实现知识共享,由此激发集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有效地利用信息、消化信息。通过网络,推动服务联合,拓展集约化道路。(四)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和造就新型的人才队伍。当今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优秀科技人才匮乏,这在机关后勤尤为严重。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积极吸收优秀科技人才充实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大智力投资,开发后勤人才资源,加强培训力度,实施终身教育制度,通过学习、更新、扩展,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好、风气正、有朝气、能战斗的新型知识人才队伍。知识经济  1996年,由西方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明确将“知识经济”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即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2000年 第6期 《中国机关后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