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大机关后勤工作如何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刊专稿)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0-09-01 14:44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地方人大机关后勤工作如何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健强

  学习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把地方人大后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地方人大机关后勤工作体现“三个代表”思想,就是要为地方人大机关做好保障工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机关后勤工作作为人大机关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作用就是通过管理事务和提供服务,保证人大机关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转。保障人大机关工作效率提高,也就是体现了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所以,我们要把“三个代表”的思想融入到后勤工作中,必须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作风,端正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方法,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为人大机关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保证人大机关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地方人大机关后勤工作体现“三个代表”思想,就是要为地方人大代表提供优质服务。人民代表作为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行使国家权力的全权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履行职责,依法参加对有关重大事项的讨论和表决。我国法律规定各级政府在人大代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期间要为他们提供物质、组织和司法保障。为了确保人民代表充分行使好职权,需要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要跟上。不仅要搞好物质服务,还要搞好信息服务,保证人民代表和常委会联系畅通无阻。要为人民代表提供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信息,让他们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规定,及时了解地方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的工作。人大机关后勤要按有关政策规定,搞好代表参政议政期间的生活保障服务。这些工作做好了,有利于人民代表充分发挥作用。  地方人大机关后勤工作体现“三个代表”思想,还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机关后勤服务水平的关键是加强管理。特别是加强直接为机关服务的食堂、文印等单位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还要加强服务型和保障型的经济实体的经营管理,提高对机关服务保障能力。加强管理还要讲究工作方法,搞好协调,做到一视同仁、办事公道。  地方人大机关后勤工作体现“三个代表”思想,还要由单纯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要引进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按照社会服务业对机关后勤的分工来合理优化配置人财物资源,建立充满活力的经营管理体制。要从直接的行政管理转变为以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为主的间接管理,切实简政放权,全面落实机关后勤服务单位的经营自主权,做到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作者系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行政处、接待处副处长)2000年 第9期 《中国机关后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