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城市建设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本刊专稿)
围绕中心城市建设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中共宁波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邵占维
宁波市各项社会经济事业蓬勃发展,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7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9935元,财政总收入108.6亿元,外贸自营出口额34.77亿美元,综合实力在全国219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名列第27位。 宁波已逐步成为长江三角洲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华东地区重要贸易口岸。拥有中国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的北仑港,1999年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9660万吨,集装箱吞叶量突破60万标箱,全市已形成以服装、纺织、机械等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和以石化、钢铁、电力、造纸等为代表的临港型大工业体系,拥有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开发区和按国际惯例运作的保税区。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市政府的高效运作都离不开机关后勤的有效保障,在这方面,全市机关后勤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默默无闻地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市机关后勤部门近年来为确保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市级机关大院规划日趋完善,基本建设逐步推进,机关大院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二是后勤软、硬件建设进步较快,机关干部对工作秩序、大院环境、食堂服务的满意率稳步提高;三是圆满完成市里一些重大活动和会议的后勤保障工作,管理职能履行比较到位。 机关后勤工作要继续紧紧围绕市委市府关于中心城市建设工作,努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积极创新,努力适应新形势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机关后勤管理与服务实现的形式、手段、机制、内涵都要有新的发展,这就需要创新。当前,我市机关后勤模式基本上还是遵循“计划经济模式”,这需要体制创新,以创新向精简、统一要效能;机关后勤要积极走服务社会化道路,要积极搞好对内对外服务,需要制度创新,以创新向竞争、重组要活力;机关后勤在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要有新的手段,要增加技术含量,这需要技术创新,以创新向科技、智慧要效率。 二、深化改革,建立后勤新体制。机关后勤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国务院和部门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8]147号)精神,在机关后勤行政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业已分离的基础上,继续走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的改革之路,要按照改革的方向,对机关后勤管理职能进行调整和分类,明确哪些属于机关必须承担的工作职能,哪些工作可以交由社会服务组织承担,将不属于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从政府机关中剥离出去;要合理划分政府机关事务工作主管部门和各部门行政管理职责权限,根据机关工作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后勤行政管理工作,努力建立管理科学、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机关后勤保障新体制。 三、加强调研,以理论指导后勤工作实践。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机关干部对后勤工作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机关后勤工作发生的新情况新变化,抓住那些事关加强和改进机关后勤工作必须研究解决的共性理论问题和重要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调研,努力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