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后勤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学习邓小平理论)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0-09-01 14:36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邓小平的后勤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

郑德兴

  邓小平的后勤理论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精辟地阐述了后勤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一、后勤工作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为第一线的业务人员服务,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谈话中深刻阐述了后勤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他指出:“后勤工作的任务,就是要为科研工作、教育工作服务,要为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教育工作。后勤工作包括提供资料,搞好图书馆,购置和供应器材、实验设备,建设中间工厂,也包括办好食堂、托儿所等等。”,“要调动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光空讲不行,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在这里,邓小平把后勤工作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提供生活服务,如搞好食堂、托儿所、幼儿园、办好福利事业,解决住房、子女入托、入学困难等问题。另一部分是为业务工作服务,它要为业务工作创造物质基础,如基本建设、资金、各种器材设备、设施等业务工作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和手段,还要保护和管理好资料、材料、仪器、机器等。  二、各级领导要重视后勤工作,当好大家的“后勤部长”。  各级领导要把后勤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后勤工作小事不小,它关系到能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身体力行,无论是他在五、六十年代作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总书记,还是改革开放以后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都是以当好党和人民的“大管家”为己任,始终记挂着群众的冷暖,大到经费问题、分配问题,小到房子、柴、米、油、盐,能想到的问题他都想到了。他说,群众对生活方面的议论是相当多的,不要以为都是讲怪话。我们党和国家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现在应该提出这个问题了,“对群众生活福利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态度,必须坚决反对。”为此,他提出了许多要努力办好的事情,如业务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房子问题、职称问题、学位问题、奖励问题、稿费问题、学术刊物问题、两地分居问题、跑材料跑设备的问题等等,并且亲自批示,为科技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办了大量实事,为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树立了光辉典范。  三、选好后勤人员,很重要。  邓小平多次强调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同样,后勤工作能不能搞好,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是领导班子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后勤工作很重要,”“选好后勤人员,很重要。”为此,他提出了后勤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首先,要党性好、组织能力强。“要让党性好的组织能力强的人搞后勤。”其次,应当具备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甘当无名英雄的品质。邓小平指出:“现在一定要有一批人搞后勤工作。这些人要甘当无名英雄,勤勤恳恳,热心为大家服务。”“不是忠心耿耿的人,不懂科学知识的人,是搞不起来的。”第三,应当是熟悉后勤工作的内行,要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邓小平说:“后勤部门,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十分重要。”一个好的后勤工作领导者应该熟悉后勤工作的业务,掌握后勤工作的规律。只有配备德才兼备的后勤工作领导,才能搞好后勤工作。他明确指出:“后勤工作也是一门学问,也需要学习,也能出人才,不钻进去是搞不好的。”  四、少说空话,多办实事,这是做好后勤工作必须具备的工作作风。  后勤工作的服务性、事务性决定了必须杜绝唱高调、讲空话的作风,踏踏实实地为业务工作服务,把每一件事都落到实处,为业务人员排忧解难。  他多次强调提出:要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积极性,光空讲不行,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生活有困难的,可以给津贴补助。对于那些与爱人分居两地的业务骨干,要优先把他们的家搬来,使教学和科研人员能够集中精力做好业务工作,不要让他们为了设备和工作条件问题到处奔跑。1985年,他建议:“能不能每年给知识分子解决一点问题,要切切实实解决,要真见成效。”  五、少花钱,多办事,提高经费和物资使用效益,这是搞好后勤工作的一项重要方针。  艰苦创业是我们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反复告诫全党: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要勤俭办一切事情。由于国家经济条件的限制,后勤部门长期面临“钱少事多”的矛盾,解决好这一矛盾,是搞好后勤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搞好后勤工作,就必须学会精打细算,科学安排,突出重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使有限的经费发挥较大的作用。  六、后勤人员不但要学会管家,而且要当“红管家”。  后勤部门和人员管钱管物,要有更高的觉悟,一定要廉洁奉献,绝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同时,又要加强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经律,同违反财经纪律、同铺张浪费、同假公济私等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  (作者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本文系作者在邓小平理论与后勤工作研讨会上发言的一部分)142000年 第9期 《中国机关后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