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职工住房普查建立职工住房档案(本刊特稿)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0-10-01 11:16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开展职工住房普查建立职工住房档案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焦焕成

  一、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房改工作进展情况和面临的任务去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中央和国家机关的房改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年来,在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北京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央和国家机关的房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房改工作向纵深发展。从今年4月1日起,公有住房每平方米租金调整为3.05元,租售比价渐趋合理,促进了房改售房工作。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了《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部级干部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目前,部级干部房改售房工作已全面展开,这标志着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房改工作又深入了一步。(二)改革力度加大。住房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中央行政、企事业单位基本实现了归口管理,目前已有4085个单位,46万名职工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归集余额达25.26亿元。住房公积金贷款工作全面展开,已有4073名职工办理了公积金购房贷款,贷款额达4.4亿元,有力地支持了职工购买现住房。(三)配套政策逐步完善。一年来,中央和国家机关房改、房管主管部门加强了调查研究,加大了协调力度,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制度,先后制定和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部级干部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面积核定、未达标、超标处理办法》、《北京市城镇公有住房租金减免暂行办法》、《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公有住房售后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归集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关于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公有住房租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房改售房工作中几个具体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等配套政策、制度和措施,为及时解决房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央和国家机关住房制度改革还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还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需要解决。一是如何妥善处理过去福利分房制度造成的住房分配不公、苦乐不均等问题,仍然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难点,还需不断完善相应的政策与制度。二是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还不适应房改深化的新形势。部分职工在思想上对实行领取住房补贴,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制度还有模糊认识,仍然期望实物分房;有的部门和单位也还存在“等靠”思想,期望依赖旧制度,通过要钱、要房,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三是住房补贴制度亟待尽快实施。目前,职工住房补贴筹集、拨付、管理办法还在拟议之中,各部门、各单位职工住房补贴申报工作刚刚开始,住房补贴还没有到位,影响了部分职工住房问题的解决。四是由于过去长期实行住房分散建设、管理的体制,造成住房统计不祥、登记不全,而住房普查和建立职工住房档案刚刚开始,关系到职工住房补贴的发放和住房二级市场的开放。二、充分认识开展职工住房普查和建立职工住房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展职工住房普查、建立职工住房档案工作,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不仅涉及如何处理和解决好职工住房未达标、超标的问题,而且涉及到能否顺利启动住房补贴制度、实现新旧住房制度平稳过渡、加快开放住房二级市场等问题。我们须从讲政治、促改革、保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职工住房普查和建立职工住房档案工作的重大意义。(一)开展职工住房普查和建档工作,是为实施职工住房补贴制度,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提供依据。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立住房补贴制度,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发放住房补贴,首先需要弄清每个职工的住房状况,确定谁该领住房补贴,领多少住房补贴。不搞住房普查,不建职工住房档案,住房补贴的发放就没有依据,住房补贴制度就无法实施。对企业来讲,做好职工住房普查、建立职工住房档案工作,也是为今后合理安排和筹集住房补贴资金,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提供依据。(二)开展职工住房普查和建档工作,是为开放住房二级市场创造条件。开放住房二级市场,是培育和搞活整个房地产市场、发展住宅产业、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已售公房的情况比较复杂,有标准价、成本价的住房,有集资建设和拆迁安置的住房等,这些房屋的上市,有不同的政策规定和不同的收益分配标准。因此,只有做好职工住房普查、建立职工住房档案工作,搞清房屋的性质、来源,才能落实市场准入制度,有效制约违规行为,为开放、监管和扩展住房二级市场创造条件。(三)开展职工住房普查和建档工作,是为实现房地产的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目前,房改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要实现住房由实物分配转变为货币分配,由单位自建转变为社会化供给,就需要弄清在旧体制下建设的住房有多少,产权状况如何,使用情况怎样,包括房屋的结构、建设年代、完好程度等情况。只有通过住房普查,建立职工住房档案,把这些情况搞清楚,才能为实施房地产的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三、加强领导,严密组织,确保顺利完成职工住房普查和建立职工住房档案任务开展职工住房普查和建档工作,涉及到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的100多个部门,涉及到几百个中央级的企事业单位,关联着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上百万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工作的点多、线长、面广,需要采集的信息量大、内容多,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加强领导,严密组织,严明纪律,精心实施,确保职工住房普查和建档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一)要加强领导,把职工住房普查和建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职工住房普查和建档工作的政策和要求非常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要确定一名负责同志主管这项工作,给予具体的指导,帮助解决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要按照《通知》要求,成立由房管(房改)、纪检监察、人事等部门组成的普查工作小组,具体组织和实施这项工作。(二)要做好广泛、深入的宣传解释工作。职工住房普查和建档工作,涉及到每一个在职和离退休的干部职工,各部门、各单位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这次普查和建档工作的意义,公布政策,明确要求,讲明纪律,使广大干部职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向大家讲清楚,这次住房普查和建档工作,既是为了真实了解和掌握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的达标、不达标和超标情况,也是为了更好地制定今后的房改政策和规定,更好地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三)要搞好协作,加强监督,优质高效地完成职工住房普查和建档工作。这次职工住房普查和建档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部门、各单位要搞好协作,集中精力,按时完成,否则今年的住房补贴发放工作将无法进行。房管、人事、纪检监察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把好关口,保证普查和建档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职工住房普查和建档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关系到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形象和廉政建设。各部门、各单位要按《通知》的规定和要求,严肃纪律,加强监督,既要充分发挥人事、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加强组织监督;又要充分发挥干部职工关心、支持和参与的积极性,搞好群众监督。(四)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职工住房普查和建档工作,既涉及到领导干部,又涉及到普通职工。风行于上,俗化于下。要真实全面地统计和登记干部职工的住房状况,各级领导干部的申报情况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既要严格把关,把本部门、本单位的住房使用情况搞清楚,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房,不差一项,又要以身作则,带头落实规定和要求,真实、准确地申报、登记自己的住房情况,切实起到表率作用。  (本文为焦焕成局长在2000年9月11日召开的“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普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0年 第10期 《中国机关后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