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上海市机关事务工作新发展(三优一满意)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上海市机关事务工作新发展
----上海市政府机关局局长、协会会长孔长明在全市后勤部门〖三优一满意〗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去年,上海市政府机管局和市机关事务工作协会联合在本市机关后勤部门和协会会员单位中开展了以“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和做机关满意的后勤部门”为主题的达标活动。这是本市后勤部门继1996年开展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1998年评选“双十佳”活动之后,在全市机关后勤部门和协会会员单位中开展的又一次评先创优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后勤部门积极参与,对加强新时期后勤部门的两个文明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化后勤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我代表市政府机管局和市机关事务工作协会,就认真领会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推进机关后勤改革和发展,谈几点意见: 一、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的重要意义 今年2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我们党在进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站在世纪更替,千年之交的历史高度,对全党提出的新要求。机关后勤是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证机关职能正常运转的重要任务。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是推进机关后勤部门组织、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推进机关后勤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在机关后勤部门中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坚持服务宗旨,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保障机关职能高效有序地运行,并通过后勤这个“窗口”,展现上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变化。因此,我们应当从加强党的建设、保障机关工作高效运转,展现政府机关“窗口”形象的高度来认识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为适应上海改革开放的需要,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各行各业相继开展了行业规范服务达标活动,有效地把精神文明建设融于行业建设之中。在本市后勤部门中开展“三优一满意”达标活动,也是机关后勤部门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后勤服务缺乏自己的标准,没有统一的规范。在这次活动中,一方面各部门根据活动的总体原则,结合各单位实际,以机关干部满意为标准,改善了硬件设施,加强了管理,提出了“更精、更深、更细”的服务要求和目标,使后勤管理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机关后勤干部职工也看到了我们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与领导和机关干部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需要我们进一步改革后勤管理体制,转换服务运行机制,加强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推进本市机关后勤部门的整体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增强后勤部门自身改革发展的紧迫感。 二、紧密结合后勤部门两个文明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 “三优一满意”是一个工作标准和行为准则,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从达标单位的经验看,反映了我们开展这项活动取得的明显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阶段性的成果。与全市服务行业的达标活动相比,无论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取得的效果上都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领导和后勤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根据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从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出发,不断赋予活动新的内涵,创新活动内容,使“三优一满意”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一要立足长远,坚持长期发展,实行长效管理。“三优一满意”活动,对于深化后勤改革和推动后勤事业发展,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各级领导要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规划,抓好检查落实,使“三优一满意”活动常抓不懈,常抓常新,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二要立足实效,不断提升“三优一满意”活动层次。“三优一满意”是机关后勤部门两个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要把达标活动和机关后勤部门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其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形式上相互兼顾,阶段上相互衔接,考核上相互制约。深化“三优一满意”达标活动,要密切结合本单位改革和发展实际,注重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管理、服务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工作内容,深化活动内涵,不断提升活动的层次。三要以人为本,注意培养和宣传推广先进典型。要通过达标活动,加强后勤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业务水平,牢牢树立为机关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发扬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创建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带动群体,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四要立足规范,不断创新“三优一满意”活动内容和考核办法。要通过加强领导,完善制度,使“三优一满意”活动成为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活动,形成有效的制度和机制,确保达标成果的巩固和提高,逐步使活动从“达标”转到创“品牌服务”和“精品窗口”上来,开拓后勤管理工作的新境界,实现后勤服务的新发展。 三、以实现后勤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和服务社会化为目标,全面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 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去年,朱基总理在接见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时指出:“机关事务工作也要深化改革,要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新时期机关建设需要的后勤保障机制。”国管局和中编办联合下发的147号文件对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主要内容和相关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明确,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一是在观念上,要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后勤价值观,摈弃传统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把后勤工作纳入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去。二是在体制上,改革现行的后勤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实行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的分离,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机关后勤管理体制。三是在机制上,转变后勤服务运行机制,通过建立结算制度,实行政府采购等市场化运作手段,采取多种模式、多种途径使后勤逐走向社会化。四是在步骤上,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分三步推进,具体地说,就是“一分二转三化”。“一分”,就是实行机关后勤行政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分开。“二转”,就是通过规范机关服务中心设置、组建专业化服务公司和引进社会服务等形式,加快机关后勤服务部门的体制转换。“三化”,就是实现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和服务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