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掠影(海外掠影)
“华语热”
——踏访新加坡
吕凤波
乍一看这张照片,您一定会从画面背景的文字判断,这是在祖国某个地方所拍摄的吧。其实,这个图片所照地点,并非在中国,而是新加坡共和国滑铁卢街48号的新加坡书法家协会。是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夫人(右二)今年8月26日在这里接见中国文联中国书法艺术代表团的一个合影。 语言文字走出国门是一个国家经济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具体体现。 8月下旬,笔者有幸随中国文联中国书法艺术团访问新加坡,虽然只有数天时间,但给我留下印象很深。这个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美丽的国家,正在出现“华语热”。那几天,无论您走在大街上都能见到中英文对照的匾牌和标语,拿起电话有“您好”的汉语问候,打开电视有华语播音和娱乐节目,国家文化殿堂有中国书法书画艺术展览…… 新加坡是世界著名转口港,也是联系亚欧大洋洲的重要海港交通枢纽。面积620平方公里,人口约330万,华人占76.5%,其他还有马来、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人,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马来语为国语,英语是行政用语。新加坡前总理、资政李光耀就在记者访问新加坡的8月25日晚上,在电视台接受华语访谈。他说,“由于我国的大环境以英语为主,所以不能避免每个人都想尽快掌握英语。不过,这些人会在掌握英语时发现,自己如果没有掌握好华语,其实也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华语热”,目前在世界已不是局部的现象。香港《南华早报》9月23日发表了埃达·杨的文章,称中国崛起使全球出现中文热。他讲,普通话是新千年成为又一门全球性语言。英国认为这种可能性非常大,而且批准在今后5年内每年拨款100万英镑用于促进学中文。今年还另外拨款5万英镑在高等教育领域聘用一批中文课专家。欧盟已经同中国外经贸部合作推出了一项管理培训计划。 毋庸置疑,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渐提高,不仅在新加坡,将会在全球,掀起学习“华语热”。 开放的世界,洞开的国门,也给我们每一个出访的中国人形像地上了一课:只要我们国家坚定地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走下去,中华民族将迎来为之自豪的领先于世界的辉煌时期!382000年 第11期 《中国机关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