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的机关后勤新体制(深化后勤体制改革)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1-01-01 10:15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的机关后勤新体制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 卢炳辉    

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机关后勤系统也不例外。我省各地各级政府机关后勤,逐步实行了从单一服务型向服务经营型转变。许多地方都把兴办经济实体作为培育后勤经济的“生长点”,从而增强了机关后勤经济实力,改善了服务保障工作,全省机关后勤工作出现了勃勃生机。  一是编制上行政与事务分离。二是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分开。三是发展服务产业,实行自主经营,自付盈亏,照章纳税,对国有资产保值地值,以创收弥补行政经费不足。如广州市政府机关服务中心,把后勤经济实体看作是支撑后勤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既补贴了机关服务资金缺口,又解决了机关干部职工的福利。又如省国土厅等机关单位服务中心,结合廉政建设,将公务用车按服务结算方法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是在机关后勤服务方面,我省有三分之一市县的机关后勤走上了“创新服务”的路子。即:“机关性质、科学管理、星级服务”的标准,建章建制规范服务,提高了后勤保障水平。省府大院机关食堂,自1996年初在全国省级政府食堂中率先实行套餐服务,保证干部职工的就餐标准不降低,就餐费用不提高,还于去年11月又引进内部竞争机制,实行责任承包管理,从每餐10多个款菜,上升到几十种菜肴,采取了“半自助餐”的办法,提高了服务质量。广州市天河区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全区五套班子7.6万平方米的办公大楼采取统一管理的办法,全面提高了机关后勤服务水平。对大楼首层和会议室采取专管专用,星级服务和“双向服务”,提高会议室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佛山、汕头、惠州、江门、中山、顺德、茂名、省外经委、省财政厅等机关,重视抓好园林绿化,清洁保洁服务和管理上档次,上水平。  当前,我省机关后勤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深化改革,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新时期机关建设需要的新型管理和服务机制,保障机关的高效运转,促进机关的全面建设,为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进一步理顺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促进管理体制改革。要切实实行管理与服务职能分开。按照管理与服务职能分开的原则,将机关日常服务性工作全部纳入服务中心运作,机关事务性工作真正由同级行政部门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新的管理体制要适应政府机关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需要。后勤管理部门要按照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积极转变职能,精简人员,进一步理顺行政职能、机构、编制,加快后勤管理科学化进程。在服务机制方面,要大力推动后勤服务单位转换服务机制,改革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积极开展面向机关和社会的双向服务。  (二)引入竞争机制,深化服务体制改革。后勤服务作为一个行业,是社会第三产业的一支生力军。如何按照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合理有效地将机关后勤人、财、物诸要素结合起来,关键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深化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极大地调动机关后勤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我认为要抓好服务体制的改革,就应按照服务、经营职能分别构建,采取不同的组织、管理形式和运行机制。要加强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方式。后勤经济要从依靠外延、数量求发展转变到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注重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行责任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把经济实体办好,以增强机关后勤服务的经济实力。  (三)积极探索,推进后勤保障制度改革。随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要尽快制定机关后勤内部管理体制和服务体制的整体改革方案,以明确后勤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当前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进行探索:如加强机关后勤宏观管理,建立后勤服务费结算制度,转换后勤服务机制,推动后勤服务联合,发展后勤服务产业,推进机关后勤服务商品化、市场化,逐步实现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化的问题。此外,对预算和分配制度,政府采购和供应配套措施,机关住房制度改革、住房货币分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推行物业管理的办法等,需要各级政府机关后勤大胆实践,勇于探索。  (四)着力提高机关后勤人员的素质,为后勤改革提供人才保证。二十一世纪可以说是高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的时期,机关后勤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着力提高后勤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注意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抓:一是加快后勤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造就一支讲政治、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队伍;二是强化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学会运用现代化手段从事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三是根据实际发展,引进、吸收一些专业人才,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总之,要把培养高素质的后勤队伍建设当作一项战略任务努力抓好。  (五)重视抓好机关后勤人员的精简分流工作,确保后勤改革的顺利进行。前年,国家机关机构改革根据《中央国家机关人员分流安排实施办法》[1998]12号文件的精神,由各部(局)制定出《机关服务中心人员分流实施细则》,《细则》规定了人员分流途径和有关优惠政策。基本上有四种分流去向:一是参加学习与培训;二是到点退休、提前退休;三是自行调出;四是自愿离职。每一项分流方法都有明确的优惠政策。四项分流办法,重点在提前退养工作上,适当放宽退养条件。机关服务中心将所有退休和提前退养人员,统归老干部门负责管理,并在各项经费上予以全部保证,解除后勤职工的后顾之忧。  (六)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和完善后勤服务费用结算制度。目前,各地实行服务费用结算基本分为全额结算、服务保障结算和经营服务结算三种办法。全额结算指原列入机关后勤行政管理职能的一些服务性、事务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委托机关服务中心承担。对这部分的工作机关在经费上要予以保证;服务保障结算指保障机关正常工作所提供的各项服务费用,将原来的定额拨款逐步改为有偿服务结算;经营服务性结算指经营服务结算单位与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他们在对外经营的同时,以优惠的价格,对机关内部服务。经营单位所创收的费用,使用国有资产的,机关可享有受益权,自收自支的单位,可按规定向中心交管理费用。2001年 第1期 《中国机关后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