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政府采购)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1-02-01 17:08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

朱树喜

  一、精心运作,强化管理,确保政府采购工作的顺利实施 

 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和促进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化与服务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既面临着现实的改革问题,又面临着未来的发展问题,具体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复杂和特殊的情况。比如,建立政府采购制度,需要正确处理管理机构与承办机构的关系,以形成制衡机制;扩大政府采购,需要正确处理通用公共物资采购与专用公共物资采购之间的关系,促进开放的机关后勤服务市场的形成;开展政府采购活动,需要正确处理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及其它来源资金之间的关系,使公共支出管理从价值形态延伸到实物形态;制定政府采购计划,需要正确处理供求关系,达到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化的要求;编制政府采购目录,需要正确处理大宗物资和零星物资的界限关系,改变公共支出财政管理粗放的状况;实行政府采购招标,需要正确处理供货商家利益和采购成本之间的关系,实现引发和培育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保持政府采购制度“阳光下的交易”的本质属性。针对上述情况,成都市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政府采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切实加强宏观指导,推动了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和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是强化政府公共支出财政资金管理,建立适应政府采购新情况的统一管理机制。长期以来,在对政府公共支出的财政管理上,一直沿用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分散采购做法,采取粗放管理方式运作,采购活动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浪费现象和不廉洁问题时有发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实践过程中,通过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为政府采购确定新的管理机制。具体办法有三条:一条是集中管理。即凡需财政拨款购置的物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由市财政主管部门统一将经费拨给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并建立政府采购资金专用帐户;另一条是统一支出。即机关各部门和机关单位不论是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还是事业性收费和其它资金,凡是购买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物品,由相关部门或单位将经费划到政府采购主管部门的帐号上,实行统一支出,多退少补;再一条是统一产权,对于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物品,实行产权归政府所有、机关后勤部门监管、单位使用的管理办法。即由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后,再分配给经政府批准的机关部门和相关单位使用。从而使政府公共支出财政管理从价值形态延伸到实物形态,在机关后勤管理服务体制上找到了一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路子。 

 二是强化政府采购队伍管理,建立适应政府采购新任务的办事机构。政府采购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加强政府采购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是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更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在国务院各部门机关试行政府采购的意见》精神以及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联合印发《关于2000年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工作的意见》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在成都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新设置了政府采购管理处,作为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专门办事机构,统一管理和具体承办政府采购工作,加强对区(市)县政府采购工作的指导,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政策法规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强化政府采购规范管理,建立适应政府采购新事物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通过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使机关后勤服务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市场,为提高后勤服务质量、降低后勤服务成本、增强后勤服务规模效益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提出了强化规范管理的新要求,以保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落到实处。首先是建立全方位监控招标会议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明确投标、开标、议标、评标、定标的法律程序和纪律,采取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和采购商品使用单位共同进行现场监督的办法,同时邀请新闻媒体参加招标会的监督。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暗箱操作”现象的发生。其次是全面实行“三比”办法。无论是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还是询价采购,都按照“同等商品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服务”的基本原则确定中标商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规定。再次是制定工作人员守则。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三结合方法,规范政府采购人员的行为,切实做到廉洁公正,把加强政府采购队伍的廉政建设落到实处。]

  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确保建立政府采购制度与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有机结合

  从目前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实践看,还不能适应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需要。一方面,尽管实行政府采购解决了分散采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但由于没有从体制上解决机关后勤服务联合的问题,因而还会产生新的矛盾。这是因为,目前政府采购的商品还局限在公务用车、办公设施设备、办公用房等有限的范围,随着政府采购制度的全面建立,势必对日常办公用品、公务用车的燃油和定点维修、会议服务、物业管理、环境绿化、餐饮服务、经济适用房建设等保证机关正常工作和职工生活的所有商品实行政府采购,而这类政府采购要实现“货比三家”、“公开招标”、“服务到位”等基本要求,则必须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集中采购的成本,否则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也难以符合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规定。另一方面,虽然政府采购可以借助现代新闻媒体发布招标公告,但总的来说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原因,还是比较落后,方式单一,因而缺乏高科技手段,工作效率不高。如何引入“电子商务”高科技手段,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加强管理,无论是降低政府采购的成本,还是促进公平竞争市场机制的发育,都是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认为,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必须同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

  首先要坚持政府采购工作与机关事务管理职能相结合,实现机关行政管理工作相对集中统一。按照政府机关改革实行“小管理大服务”的思路,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的高度,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要结合建立政府采购制度,通过划转职能的方式,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工作机制,加快服务联合步伐,形成集中统一管理的优势,减少机关职能部门的事务负担,减少财政开支。具体说来,就是要增加机关事务部门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统一管理职能、房地产集中统一管理职能、各部门财务统一预算管理职能等,从而使政府采购工作与机关行政管理服务职能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产生综合效益,以适应扩大政府采购范围的客观需要,克服和避免新的矛盾和问题发生,力求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次要探索运用高科技手段管理政府采购的路子,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经营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政府采购,是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实践需要。不仅可以提高机关后勤服务的时效性,而且有利于加快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步伐。根据客观实际,可采取逐步到位的办法,不断强化运用高科技手段管理政府采购工作。目前政府采购资金已经统一集中管理支出,可以说已经具备了通过计算机技术解决内部电子决算的先决条件。因此,引入“电子商务”的工作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这不仅可以带来采供方式的变革,而且可以通过机关后勤服务经营和管理模式的革命,进一步深化机关后勤体制的改革,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再次要逐步实现借助社会中介组织开展政府采购活动,提高机关后勤部门服务保障的法制化水平。着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及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按照有关法规政策的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为准绳,以提高依法开展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也加快实现机关后勤管理服务保障法制化的过程。182001年 第2期 《中国机关后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