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机关后勤工作的畅想(理论探讨)
新世纪机关后勤工作的畅想
许 洪
回顾十年来机关后勤改革,每年可能只迈出了一小步,做了某一方面的工作,可是从1991年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机关后勤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是后勤管理体制有了实质性突破,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彻底分离,后勤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封闭式、福利型的自我服务体系被打破,服务运行机制加速转换,新的人事竞聘制度、核算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服务费用结算制度应运而生,并使服务单位焕发生机,增强活力,后勤生产力不断提高,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社会化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等等,这些成效远远超过我们十年前的想象。从新的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未来十年,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会建立起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项事业和工作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在新的形势下,机关后勤部门只有不断深化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稳中求变,才能承担更加艰巨的任务。畅想未来十年的机关后勤工作,笔者认为,将有“三个不变”和“四个要变”。
——坚持为机关服务的宗旨不变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始终坚持为机关服务,是机关后勤部门必须坚持的宗旨。脱离这个宗旨,机关后勤部门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因此,后勤部门存在一天,坚持这个宗旨就一天也不会改变。机关后勤部门作为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和作用就是要不断提高为机关服务的水平,为机关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后勤工作的主要矛盾不变 后勤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保证机关正常运转和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机关后勤现状之间的矛盾。随着行政后勤经费的增加和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不断提高,后勤部门基本能够保证机关正常运转和职工物质文化需求。但是,机关和职工对服务的需求是一个动态的因素,呈螺旋上升的趋势,旧的需求满足了,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就会产生,服务需求的满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因此,保障能力总是跟不上保障需求,这是后勤工作面临的永恒的矛盾。
——后勤改革的方向不变这些年,机关后勤改革按照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实践证明,沿着这些方向进行机关后勤改革,是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保障能力,服务质量上台阶,使机关后勤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正确道路。在新的世纪,我们仍然要坚持这个方向不变,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依法实施后勤保障和实现开放式的社会化服务。
——后勤工作的格局要变在新的世纪,后勤工作的格局在现有基础上,必将有新的变化,由现在的兼管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而只保留管理职能以及极其少量的特殊的服务职能。目前机关后勤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分离后,后勤工作由两部分组成,即:后勤管理部门仍是机关的组成部分,属于行政序列,而后勤服务部门归属事业型的机关服务中心,属于事业单位,有的实行了企业化的管理。这个格局,将随着我国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的进一步改革和社会第三产业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而改变。机关后勤工作最终将把服务职能交给社会,而只保留管理职能。机关服务部门将完全进入社会,成为拥进入社会大市场,使机关可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更加合理、节约、有效、安全。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机关将采用委托经营、股份制、租赁等多种形式,减少人为调节因素,强化市场调节因素,以使后勤资产、资源更加依赖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极大改变后勤资产的使用效益和收益率状况。变与不变,是新世纪机关后勤工作的协奏曲。在变中求发展,是新世纪机关后勤改革的主旋律。展望未来的机关后勤工作,只要善于抓住机遇,正确应对挑战,那么,今天的畅想就能在未来实践中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