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县级机关后勤工作的几点体会(经验交流)
做好县级机关后勤工作的几点体会
孙义洪
怎样做好新形势下的机关后勤工作,加快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进程,这是当前各级从事机关后勤工作的同志都非常关心、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多年来我们就县级机关后勤工作如何改革和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找准机关后勤工作的立足点。所谓立足点,也就是首先要搞清机关后勤工作的性质,明白机关后勤是干什么的,从而为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定好位。我们认为这是做好机关后勤工作的前提。从95年担任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分管机关后勤工作以来,我和行政科的同志一直用三句话勉励自己,影响教育从事机关后勤工作的人员。第一句话,即服务是后勤工作的天职。这是由后勤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机关后勤工作,就是为机关正常、高效运转提供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基础性工作。如果不去主动为机关服务或者服务得不好,就不能称为后勤部门。第二句话,即服务无小事。朱基总理99年11月5日,接见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时曾讲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历来十分重视机关事务工作,原来我不分管这项工作,体会还不深。一年多来,我有了点体会,这就是机关事务工作很不好做,有的费力不讨好。做这项工作的人应该说是品格高、修养好、最没有低极趣味的人”。我们听了这些话心里觉得热乎乎的,他说出了从事机关后勤工作人员的心声。从实践看,后勤服务工作确实很琐碎,但件件连着众人的心,事情做好了是小事,但办砸了就是大事。第三句话,即让被服务的对象满意是后勤工作最起码的标准。为落实这三句话的要求,几年来要求从事机关后勤工作人员做到“四勤”和“五心”。“四勤”:一是脑要勤,事事多动脑,多出新思路、多拿新办法;二是腿要勤,不怕多跑腿、不怕多费力,有事多联系、多协调;三是嘴要勤,多征求被服务对象的意见,主动改进自己的服务;四是手要勤,多实干、主动干。“五心”:一要真心,少说多干,真心实意干实事,不尚空谈;二要细心,掌握情况要细,要摸透大家的想法,吃透政策精神;三要耐心,在干实事的同时,要多向群众宣传政策规定,让大家明白、理解,减少误解、误会;四要公心,凡事无论对上、对下、对人、对己都应坚持原则,一视同仁,一心为公;五要恒心,要坚持不懈地干实事、干好事。由于多年来在机关后勤工作中一贯认真贯彻实践“三句话”、“四勤”和“五心”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县政府机关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显著增强,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在全县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如在全县六大班子对十佳后勤人员评比中,县政府有六名后勤人员榜上有名。
二、突出机关后勤工作的重点。机关后勤工作很具体、很繁杂,但如果就事论事,那只能是瞎忙活,既不可能有“为”,更不可能有“位”,也不能体现后勤工作的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因而,必须突出服务的“主旋律”。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机关事务工作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何谓中心工作,即经济工作。在县级政府这个层次上涉及到的中心工作我们理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重要工作会议,如政府全体成员会、经贸洽谈会等等;二是重大的外出学习参观活动;三是重点项目及工程的开业竣工剪彩仪式。对这三方面的工作,我们一贯坚持了“十二字”的工作方针。1“超前预测”。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传统意义上对后勤工作的比喻和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后勤服务不仅要在行动上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克服领导不交不办、不说不干的安分守己思想,树立强烈的超前意识。多年来,我们注意从繁杂的事务工作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紧紧把握了工作的主动权。如每年两次的政府全体成员会,我们都能做到提前三天做好会标、座签,安排好分组讨论的小会议室,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十分从容。2“周密安排”。把工作尽可能想细、想全,安排周到、条理,不出纰漏、不出差错。如重要的外出参观活动,走什么路线,我们每次都是提前制定路线图,乘车、就餐、住宿,人手一份详细的安排表。几年来组织的到浙江义乌、温州以及我省沂水、莒县、五莲等地的外出参观学习活动非常圆满,受到县里主要领导和所有参观人员的一致好评。3“勤俭办理”。认真遵循邓小平同志“要学会少花钱、多办事”的重要思想,努力在“少花钱”和“多办事”上动脑筋。如我县98年电业金鼎集团成立和其所属的水泥厂举办30万吨水泥生产开工仪式,我们建议不发纪念品,也不安排就餐,受到普遍好评。从此开始,好多部门说电业这么富余的部门都能够节俭办事,自己也没有什么资本讲排场,摆阔气了。
三、解决好机关后勤工作中的热点、难点。机关后勤部门是各级党政机关的“管家”,既管钱,又管物,而这些又是大家都比较关心和敏感的问题。因而,机关后勤工作的热点、难点也比较多。如车辆的管理、经费的开支、水电费的收缴、住房的分配等,都是近几年机关干部职工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既影响干部职工情绪,又损害机关后勤部门的形象。针对这些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了六项行之有效的制度:一是车辆管理使用制度。对安全行车、文明服务提出了“十不准”的要求,并制定了十分严格的奖惩措施。二是财务经费管理制度。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县政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县政府机关行政财务管理办法》、《机关来客就餐开支管理办法》、《机关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机关节约经费开支的各项措施》,对人、财、物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把节支工作纳入了制度化的轨道。三是公开招标制度。对较大建设、维修项目,一律实行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建筑、维修单位,严把质量和造价关。每项工程完成后,都要聘请审计人员进行认真审计,避免了工程中的不正之风和低质高价现象发生。
四是水电费收缴情况公开制度。我县县委、县府家属院700多户居民的水、电费,由行管局代自来水公司和供电局收缴,由于涉及户数比较多,偷水、窃电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实行了每季度一公开的制度,有效地制止了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五是住房分配制度。主要实行民主决策,按照职务、工作年限和学历进行打分,根据分数高低排出分房顺序,从而使分到的满意,没分到的服气。六是机关后勤工作人员廉洁自律制度。总之,坚持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约束事,按制度规定搞好服务。四、积极营造机关后勤工作的兴奋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机关后勤工作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诸如福利后勤的弱化和市场后勤的出现,单位后勤的缩小和规模后勤的产生,体力后勤的萎缩与知识后勤的崛起,“经验型”后勤的摈弃和法制后勤的实现,等等。在这种新的形势面前,如果我们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就不可能适应政府机关高效率、快节奏的要求,也不可能让领导和同志们满意。为此,我们要求机关后勤人员树立全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力争年年都有新举措、新进步、新变化。几年来主要抓了“四化”建设。一是办公自动化。投资30多万元,建立了政府局域网,并与各乡镇和政府主要部门进行了联接,实现了政府文件数字化传输,提高了机关办事效率。二是会议现代化。按照电视、电话会的要求,对政府会议厅进行了重新装修,安装了成套的仪器设备,减少了乡镇干部奔波之苦,赢得了基层的赞誉。三是机关实体社会化。使办公室的实体装饰服务公司与机关脱钩,实现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充分调动了装饰服务公司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机关人员的福利市场化。县政府办公室筹资30多万元,创办了30多亩的红提葡萄示范园,今年可出苗9万株,总收入预计可达50万元,机关干部福利得到了保障,同时也起到了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作用。(作者单位:山东省平阴县 人民政府办公室)282001年 第2期 《中国机关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