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公务用车改革见成效(深化后勤体制改革)
廊坊公务用车改革见成效
吕 平
在北京与天津之间,有一个河北省的地级市,这便是素有“京津走廊”之称的廊坊市。自2000年11月8日,这个市开通了与省会石家庄直达的公务用车专线。自此,市直干部到省城开会或出差办事,告别了各自安排小车往返的历史。3个月来,这项改革进展顺利,效果良好,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组织严密 操作科学廊坊市直机关服务中心主任李伯生,是一个富有开拓精神的知识型的领导。2000年6月1日,这个中心成立后,他便着手建了文印部、现代办公用品部。运营成功后,又立即思考公务车的改革。经过紧张运作,中心各项准备工作很快就绪:购置4部新车。两部中巴,两部大客,车内备有空调、闭路电视、电话、饮用水、书报,做到豪华、舒适。所选驾驶人员和乘务人员都是经过公开选拔招聘的。随后,他们向市直各部门下发“红头文件”,借助行政干预将公务车乘坐范围、始发路线和时间、乘坐程序一一告知。规定公务用车面向市直财政拨款单位,凡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到石家庄出差或参加会议,均可乘坐和使用市直机关服务中心公务专用车。每天早晨7:30由廊坊市政府招待处院内发车,终点为石家庄市裕华西路燕山大酒店,当日下午15:00由石家庄返回。公务用车的收费标准低于从廊坊到石家庄的火车及公共汽车票价,如果当日不能返回的,在燕山大酒店住宿和在石家庄市打的都享受优惠待遇。具体程序是,市直机关服务中心根据各单位差旅费预算发放乘车专用卡,统一编制代码,实行微机管理,乘车者实行“限额划卡、直接结算、超支自付、结余结转”办法,各单位并在前一天下午6时前将出差、开会到省会的人员情况通知机关服务中心用车管理部。李伯生主任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要改革首先要跟上服务,组织要严密,操作科学。比如,发卡不发钱,做到专款专用。领导重视 亲自参与2000年11月8日上午8时,廊坊市直机关服务中心“廊坊——石家庄”公务用车首发仪式时,市委书记王学军、市长孙建群等十来位市领导到场祝贺。市长、副市长、政协主席等市领导在公务车开通后,带头乘坐。到目前,市直各部门主要领导已有30名乘坐了公务车。谈到这项富有成效改革时,廊坊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吴显国,给大家算了这么一笔帐:按每天赴石家庄25人计算,目前每部车往返石家庄600多公里一次所需费用为1820元(含高速公路往返费200元、燃油费220元、车辆折旧费1400元),按13部车计算,一天的费用为23660元;实行公务用车改革后,25人乘坐的一部车往返石家庄一次只需费用6060元(含高速公路往返400元、燃油费480元、车辆折旧费5180元)这样每天就可节约资金17600元。如果每年按300天计算,一年就可节约开支528万元。不仅如此,实行公务用车改革还能有效地解决目前单位车辆闲置浪费、苦乐不均等问题。所以,按照货币化分配、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开通公务用车专线,既是大势所趋,又是现实所迫。廊坊市直机关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从运营3个月来,实际上和吴显国副市长讲的一样,每天至少有13辆小汽车不用再专程跑石家庄了。这样,每天光节约资金就达17600元。按开通公务车3个月66个工作日计算,目前已经节省资金1161600元。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单位仍自己驾车去省城的。据悉,目前廊坊市直机关服务中心,在总结成功经验基础上,今年还将开通到秦皇岛、北京的公务专车。142001年 第3期 《中国机关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