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后勤体制改革应树立的四种意识(深化后勤体制改)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1-04-01 13:54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深化后勤体制改革应树立的四种意识

田 军

  首先树立机关后勤改革越早越主动的意识。朱基总理曾说过“机关事务工作也要深化改革,要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新时期机关建设需要的后勤保障机制。”机关后勤改革要按照总理说的“三化”方向进行,要有紧迫感,树立早改早主动的意识。前不久,我们河北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同省编办,召开了省直机关后勤改革工作座谈会,专门就省直机关两个职能分离、建立后勤服务费经算制度等进行了交流。从参加座谈会的24个省直部门来看,有20个部门成立了机关服务中心,在省直部门中不足20%,在成立服务中心的部门中,真正达到两个职能分离、建立服务费结算制度的是少数,多数的还没有完成第一步,主要问题是机关服务中心服务职能不到位,人员编制不落实。有些部门尽管也成立了机关服务中心,但几年过去工作毫无进展。机关后勤改革形势不容乐观。这种现象的出现,与部门主管领导的改革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有直接的关系,有的是消极观望,有的是裹足不前。但诸如财政厅、教育厅、交通厅等部门的机关后勤改革进行得还是比较健康顺利的。这些部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领导重视、支持和研究机关后勤改革问题,真正树立了早谋划、早动手、争取主动的意识。

  其次是要树立服务也是商品的意识。建立后勤服务经费结算制度,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这是机关后勤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经之路。树立服务是商品的意识,就是要体现服务的价值。服务的存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没有服务可以说国家机关及社会生活都无法运转。服务的商品价值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是无法启齿的,国家给工资,干活无标准,多干少干一个样。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就成了一种商品,多干多得,干得好多得,得的越多就需要多做贡献,所以机关后勤服务人员不能再象以前那样,抱着旧的观念不放,要树立服务也是商品的意识,以高质量的服务、多方位的服务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第三是要树立优胜劣汰意识。树立优胜劣汰意识也就是树立竞争意识。特别是机关后勤体制改革达到服务社会化的目的后,优胜劣汰的现实将突出地摆在每个服务机构的面前。你不适应市场的要求,就要下岗、就要失业。所以后勤服务机构必须树立竞争意识,后勤服务人员也要树立“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意识,就像我们每个人到商场买东西一样,没有哪个人愿意买价格高、质量差的劣质品,机关后勤服务机构也是一样,如果没有竞争意识、没有优胜劣汰意识,短时间内靠与机关多年的感情还能维持,时间一长,势必会被社会上的服务组织所取代。

  第四要树立服务联合机制。树立服务联合意识是加快后勤服务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进程的前提条件。过去各级各类机关实行的是“小而全”的后勤保障体制,这种体制在没有完全打破的情况下,有些新建部门又在搞重复建设,使现有的国家财产、资源没能发挥其利用价值,闲置的长期闲置,没有的就新购,你有的我不能缺,你没有的我也要有,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如果树立了后勤服务联合的意识就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在一起集中办公的几个部门进行服务联合,采取租赁的形式、付服务费的形式完全可以解决。在这方面,我省农村的一些农民兄弟已开了先河。在一个村几户或十几户农民联合起来购置一台收割机共同使用,每户的经济负担小,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农民兄弟的这些做法,我们各级机关的后勤服务部门不妨一试。要打破部门界限,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服务联合,机关后勤职能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以推进机关后勤服务行业的改组,逐步培育一些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后勤服务经营集团,实现后勤服务联合的目的。(作者:河北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2001年 第4期 《中国机关后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