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关后勤宏观管理职能的认识(工作研究)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7-04-01 13:52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对机关后勤宏观管理职能的认识

王 彪

  机关后勤事务实施宏观管理,是这次省级政府机构改革赋予机关后勤主管部门的一项新的工作职能。认识宏观管理职能是了解和把握机关后勤行政管理职能的重点,也是不断加强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化的关键。本文对如何认识宏观管理职能进行一些探讨。

  为什么要实行宏观管理总的讲,机关后勤工作实行宏观管理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是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需要。宏观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方式。所谓宏观管理,是相对于微观管理而言的。微观管理是个体的、局部的、分散的管理;宏观管理是系统的、全局的、统一的管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适应政府职能转换要求,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方式就要向宏观的、间接的、法制的管理转变。

  实行宏观管理是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计划经济条件下,机关后勤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不分:服务经费由财政拨付,工勤人员用行政编制,服务机构为行政机构。这种情况体现在管理方式上适用直接、单纯的行政管理,实行宏观管理的要求不显得那么迫切。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深入,把机关后勤管理职能继续列入行政管理,把机关后勤服务职能逐步从行政序列中划出来,走事业性、企业化发展的路子,这是由机关后勤管理与服务的不同性质所决定的。“两个职能”分开后,机关后勤体制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由此带来机关后勤产权关系、经济关系、工作关系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从而机关后勤管理范围、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等也随之发生变化。机关后勤管理,根据机关后勤体制的变化,从过去的行政管理与后勤服务不分、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不分、直接指挥与间接管理不分中解脱出来,明确自己的管理权限、职责、内容和范围,理顺与后勤服务单位的各种关系,转变管理方式方法,侧重于宏观管理、间接管理、经济管理方式,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的管理方式,减少直接指挥和干预具体的服务经营活动。总的原则是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在微观方面放开搞活。

  宏观管理管什么传统机关后勤管理十分注重机关后勤实务管理,如资金划拨、基建立项审批、车辆编配、房屋修缮计划等,对宏观管理不太重视,也不善于甚至不会运用这种管理手段。因此,一说起宏观管理职能来,都觉得太虚不实,总不象机关后勤实务管理那样,既看得见、摸得着,同时也给单位带来一定的效益。宏观管理是以机关后勤实务管理为基础、与后勤实务管理密不可分而又不同于后勤实务管理的一种管理,是一种带有综合142001年 第4期 《中国机关后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