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代表”教育活动为契机促进县级机关后勤改革和发展(市县后勤)
以“三个代表”教育活动为契机促进县级机关后勤改革和发展
张洪汉
按照中央关于今明两年,在全国县(市)部门、乡镇、村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中,重点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决定,邓州市“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全面部署和开展,我们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党总支一班人带领全局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市委书记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市委统一布置,迅速在全局上下广泛认真而扎实的开展了“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
一、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加深对机关后勤管理理论的认识
认真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围绕怎样搞好自身改革和改进自身思想作风建设,更好地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这一主题,紧密联系机关后勤工作实际,结合机关后勤工作所处的地位、作用、性质,改革目的、方向、原则、途径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引导广大后勤干部职工在后勤管理理论和实际问题上形成了共识,深刻认识: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是一项经济工作;政府机关后勤事务管理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机关后勤服务劳动是商品的具体体现;机关后勤改革是国家和地方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机关后勤生产力;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机关后勤管理体制、保障制度和机关事务管理的服务机制,实现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质是劳动商品化、生产专业化、交换市场化、经营企业化,是一个渐进、动态的发展过程等。
“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全体后勤管理干部和职工通过学习理论并结合当前机关后勤工作实际,认识上大大提高,为推进机关后勤改革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
二、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推进机关后勤改革发展的目标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发展,邓小平同志也曾经说过“发展是硬道理”。机关后勤工作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就必须继续推进新形势下的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按照机关后勤体制改革以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为目标,逐步对机关后勤管理体制、保障制度和服务机制进行符合实际的全方位的卓有成效的改革。
在管理上逐步实现:由计划型向市场型,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由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经费由划拨向结算制度转变;物资的分散采购、供应向集中采购转变。在服务上逐步达到:由供给型无偿服务向核算型有偿服务转变;由封闭型单一服务向开放型两面服务转变;由缺乏内在活力和动力向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负盈亏转变,从而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政府机关建设需要的新型后勤体制,最终达到更好的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这一根本目的。
三、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扎实推动机关后勤高效运转
我们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后勤事业作为主题,把调整机关事务管理组成结构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深化和推动机关后勤改革和发展,把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机关后勤改革工作的始终。把培养和选择高素质后勤人员作为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从服务和服从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扎扎实实地搞好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实现政府机关后勤工作廉洁、优质、高效、快捷运转。(作者系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2001年 第5期 《中国机关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