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促发展加快后勤产业发展步伐(工作研究)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1-08-01 13:55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改革促发展加快后勤产业发展步伐

江西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以强化管理、转换机制、转变职能为手段,以加快发展和增强服务功能为目的,努力深化改革,加快了后勤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去年,全局后勤产业的产值达到2.5亿元,利税达到了2000多万元。机关后勤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后勤产业发展后劲大大增强,后勤服务保障更有力,较好地保证了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勇于开拓,不断增强改革创新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对后勤产业的管理,转换后勤服务单位的经营机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开拓,改革创新。为此,我们提出了“四个破除”和“五个坚持”。

  “四个破除”,就是:各单位要结合自己实际,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研究工作的新思路。进一步破除行政模式,强化企业的经营意识;进一步破除小生产观念,树立大市场意识;进一步破除平均主义、大锅饭观念,树立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按劳取酬的新意识;进一步破除计划经济模式,增强市场竞争意识。

  “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为机关服务的宗旨不变,正确处理好对内服务和对外经营的关系,保证机关工作的需要;二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企业发展不偏向、不迷航,职工讲奉献,守纪律,顾大局;三是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只有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加快单位的发展;四是坚持走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不动摇,进一步转换内部机制,打破封闭,扩大开放,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旧机制,建立有压力、有动力、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激励机制;五是坚持厂长、经理、主任、院长负责与民主科学决策相结合。对重大问题,一定要集体研究决定,充分发扬民主,提高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的监督。

  二、打牢基础,切实增强发展后劲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打牢基础与增强后劲是相辅相成的,基础牢了,发展后劲才会更足。后劲足了,基础就会打得更牢。后勤产业要打牢基础,增强后劲,就要把练内功、转机制、增活力、谋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练内功就是要把解决困难和问题,加快发展的立足点放在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基点上,树立眼睛向内的思想,狠抓基础工作,切实把低水平、粗放型的管理逐步转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上来。转机制、增活力、谋发展,就是要切实转换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深化内部改革,解决好活力和动力及企业结构问题。为此,我们在工作中注意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保障体系,打牢管理基础建立指挥灵敏、高效运转的生产经营指挥和后勤服务体系。建立适应为机关服务特点和市场经济要求的财务核算体系。建立严把服务质量关的质量监督和教育培训体系。建立保证生产服务经营正常运转的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二)抓好转换机制,打牢发展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勤服务单位要发展,转换机制是关键。从我局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着重抓了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一是打破干部与工人的界限,坚持干部的聘任制,中层干部全部实行了竞争上岗;二是打破正式工与临时工的界限,坚持用工合同制,目前合同制工人已占全体职工的一半;三是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机制,坚持分配上的按劳取酬制,职工收入按工效挂钩,较好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三)狠抓基础设施的改善,打牢物质基础最近几年,我们用于基本建设、设施更新改造和环境改善的资金每年都在2000万元以上,而且基本上都是各单位自筹的。现在,局属单位固定资产已达到3.6亿元。局属江西饭店、赣江宾馆投资1千多万元,对餐饮楼进行装修改造,提高了服务设施的档次,完善了接待功能;省政府印刷厂引进较先进的排版和彩印等设备,大大提高了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局属江西省展览中心,投资近千万元于消防设施的改造完善,安全系数大为提高。局属省汽车销售技术服务总公司,投资百万元,开辟装修了新展厅,为加强经济合作,引进外资等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转变职能,增强管理与服务功能我们把转变职能作为强化管理的重要途径,把强化管理作为加快后勤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以转变职能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按照局属后勤服务单位性质不变、宗旨不变,但发展的路子要变的原则,我们着重抓了四个方面:

  一是逐步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目前,我们11个局属后勤服务单位中,除3个保育院属差额补贴外,其余的全部实行企业化管理,切实与局机关做到财务、名称、人事“三脱钩”,政企、政事、管理与服务“三分开”,国家不给一分钱。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企业。并正朝着“产权明晰、管理科学、责权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二是坚持宏观管理。局机关坚持管大不管小的原则,主要是确保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规定在各单位的贯彻落实;提供工作指导、协调、规划、政策和信息服务,并依法照章实施检查监督;向厅党组推荐单位党政一把手,审核单位内设机构,呈报对各单位负责人的奖惩和聘用副职的意见;研究制订各单位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强化管理、搞好服务的对策、规章和办法;协助各单位制订年度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总体规划,审定经济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确定其上交国有资产占用费指标;检查依法经营、财务收支情况及协调与外界的关系等。

  三是做到微观放开。微观放开主要是简政放权,这是转变职能的要求,市场经济的需要。四是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局机关和局属各单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先后制定了几十种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财管物,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四、走向市场,加快后勤服务社会化步伐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是机关后勤改革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如何社会化,关键是走向市场,参与竞争,这是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对内服务与对外经营的关系。我们始终把搞好对内服务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努力为机关提供“优质、高效、安全、文明”的服务,保证了省政府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打破封闭式的自我服务模式,实行后勤服务单位对外开放,服务对象对外开放,机关后勤服务设施对外开放,面向社会搞经营服务,弥补了行政经费不足,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改善了职工生活,加快了后勤单位的硬件建设。

 (二)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的统一。机关后勤单位不讲社会效益不行,不讲经济效益也不行。因此,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经营,配套服务的要求,我们在不断开发新的服务项目上做文章。做到了项目常变,服务常新,效益常增。

  (三)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随着后勤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局属单位的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职工人均年收入高于当地的企事业单位的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求各单位严格分配政策,不准搞分光、用光、吃光,不准挥霍浪费,要把单位积累用在发展后勤产业和国家建设上。一是坚持依法纳税,每年上交税金1000多万元;二是按规定上交国有资产占用费累计已达300多万元;三是已为社会捐款几百万元,捐衣、被、学习用品几万件,用于灾区人民赈灾自救,受到省政府的通报表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