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化浅谈市县机关后勤(市县后勤)
管理科学化浅谈市县机关后勤
●邬洁梅
当前,新一轮的市、县两级机构改革即将展开,我们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运用科学管理的基本规律指导实践,进一步理顺机关后勤管理体制,规范和强化机关后勤管理职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一、建立健全机关后勤管理机构一是立足建立集中统一的“大后勤”。将机关琐碎繁重的事务工作,交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承担,有利于减轻政府和职能部门的负担,使领导和职能部门腾出更多的时间,集中精力抓好中心工作。按照政事分开、政务分开的原则和“精干、统一、高效”的方针,集中建立一个主管机关事务工作的部门,把本级各套班子及机关的后勤工作统一管起来。原则上,一个市(地)、县(区)领导班子及直属机关、部门在同一办公区域的,只设一个机关后勤管理机构,并且机关中所有大的方面的事务工作(包括宾馆、接待、会议总务等)都归口其统一管理。据此,市(地)、县(区)党政群机关其综合性的机关后勤行政职能由本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行使,单位内部的机关后勤行政职能放在办公室或指定专人承担,服务职能全部交给机关事务管理局所属的服务中心;二是科学设置后勤机关的内设机构。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按照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分开的原则,设立管理机构和服务单位。市(地)机关后勤管理机构具体可由局领导、办公室、人事劳资科、财务科、经营管理科、房产管理科、动力管理科、资产管理科和政府采购中心等组成。服务单位与局签订合同,实行有偿服务,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体可设生活服务中心、接待服务中心、车辆管理中心等。县(区)一级的机关后勤管理机构可以更简化一些。二、明确规范机关后勤管理职能在实施新一轮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中,机关后勤部门要积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参照国管局和省级机关后勤机构改革的做法,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制定本级机关后勤内部管理体制和服务体制的改革方案。市(地)、县(区)机关后勤的管理职能主要应包括以下方面:(1)宏观事务管理。代表本地党政领导机关行使对本级直属机关、部门后勤事务工作的管理职能,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本级党委、政府的具体部署,实施对本级直属机关单位后勤工作的管理和指导;(2)财务管理。负责本级直属机关行政经费、事业经费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服务费用结算制度,指导、检查和监督局属单位的财务管理;(3)房地产管理。负责本级直属机关单位的办公用房、公共用房的规划、改造、建设、管理和权属本级政府的土地管理,提出并实施基建计划和建设用地规划,制定本级直属机关房地产管理的规章制度,承担本级机关单位房改的日常工作,管理住房公积金;(4)国有资产管理。负责统一管理本级直属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负责本级党政领导及各机关局(室)车辆的配置、调剂、更新、报废工作,管理本级党政领导及机关在公务活动中接收的礼品;(5)服务保障。搞好本级领导机关的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解决机关公务人员的食、住、行、用等问题,重点负责领导干部(市负责副地以上,县负责副县以上)的生活服务管理工作;(6)总务管理。承办本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安排重要活动和召开重要会议的总务工作,管理本级直属机关有关会议经费;(7)政府采购。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工作机制,使政府采购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增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8)经营管理。负责对局属企事业单位及宾馆(招待所)、餐饮部(食堂)、机关小车修理厂、机关车队、停车场、会议中心、幼儿园等服务实体的经营进行管理指导;(9)大院管理。指导和协调本级机关大院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的卫生、绿化美化、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消防安全、计划生育、文明创建等工作;(10)业务培训。负责局系统内职工的岗位培训和工人、技术等级培训、考核工作,指导本级直属单位及所辖区域行政事业单位后勤干部业务培训工作。 三、努力提高机关后勤科学管理水平在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一)着力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抓好经济、法律、科技、金融、现代管理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二)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后勤行业的特点,制订配套的规章制度,使后勤的各项工作更为科学规范。(三)建立管理、监督机制。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按照《党政领导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办法》,认真搞好干部的培养、考核、选拔、任用。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局属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度,建立与聘用制相配套的分配机制,坚持管理绩效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作者:江西省萍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2001年 第9期 《中国机关后勤》 25□市县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