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环保局机关服务实现「五个转变」
山东省环保局机关服务
实现「五个转变」
钟福生 李新宇
行政机关如何真正从繁重的事务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想全局、议中心、抓大事?这是多年来各级政府一直在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山东省环保局机关服务中心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探索出了“五个转变”的服务保障路子。
一、更新观念,由经验型、随意性管理向制度管理转变。1996年8月机关服务中心成立后,承担着局机关及部分直属单位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要真正形成统一、高效、协调运转的良好局面,必须打破传统的人治管理方式。这几年他们深入调研,学习兄弟单位改革经验,开展“转变观念,更新方法”的讨论,确立了“四个观念”。一是改革观念。只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创新,服务保障才能跟上形势的需要。二是市场观念。只有确立适应市场变化的新观念,服务保障才能贴近实际,具有生命力。三是诚信观念。只有办事公开透明,服务保障才能公正,赢得群众信服。四是法规观念。只有用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科学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服务保障才能克服“想起什么抓什么,抓到那里算那里”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观念的更新带来了行动的自觉。他们制定了《依靠制度加强管理,努力创建文明单位》的工作方案,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不仅促进了环保中心任务的完成,而且服务中心连续3年被省直机关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机关党建》、《山东机关后勤》、《山东环境》和《山东环境报》等报刊,报道了他们精神文明建设、后勤服务保障和规范化管理等工作。
二、建章立制,由忙乱无序化向规范科学化转变。近年来,他们针对服务保障工作“四多四难”的特点,建立完善了11类30多项管理制度。一是针对专业岗位多,正规有序难的特点,设岗定位,明确职责。合理划分了行政、车管、房管、财务等4个职能科室20多个岗位。根据各科室所担负的任务和岗位要求,安排人员。从中心到各科室、各岗位,从主任、副主任到各科长、各类人员,都制定了具体职责。谁管什么,干什么,应负什么责任,都规定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二是针对工作头绪多,统一管理难的特点,完善制度,规范工作。把《机关行政事务管理规定》、《行政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公务活动与餐饮接待的暂行规定》、《办公用品购置、管理办法》等制度,打印成册,人手一份,做到责任明确,要求具体。三是针对临时任务多,人员调度难的特点,制定措施,加强协调。制定层级管理措施,做到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坚持每周一次主任办公会,研究工作,预测不确定事情,协调关系,抓好落实;根据临时任务的紧急程度,坚持“特事特办”的原则,调度力量,集中办理。四是针对考虑得失多,思想净化难的特点,树立典型,狠抓创建。按照文明、规范、优质、高效的标准,制定了《精神文明细则》,围绕“创建”工作,开展了“学身边人、做平凡事”的活动,树立了学习理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安全行车等典型,全中心形成了顾大局、讲团结、比贡献的良好氛围。
三、提高素质,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始终坚持“六抓”。一是抓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广泛开展以爱祖国、爱集体、爱岗位为主要内容的“三爱”教育,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三德”教育,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三观”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牢记服务宗旨,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自觉做好本职工作。二是抓技能,提高业务水平。针对人员和工作岗位特点,提出了会出主意、会办事情、会协调工作,精通本职业务的“三会一精”的目标。通过坚持学习制度,组织技能考评,促使大家勤奋学习,岗位练兵。三是抓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制定了“文明服务公约”、“文明服务用语”;确定了为中心工作服务、为局机关服务、为干部职工家属服务,提高工作主动性的“三服务一提高”目标;开展了“工作业绩比张家港,工作作风比110,服务态度比李素丽的“三比”活动。增强了大家主动服务的意识。文印室只有2名女同志,担负着全局的文字打印工作,她们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怕麻烦,经常加班,毫无怨言,受到大家好评。四是抓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每年集中进行1-2次作风纪律整顿,端正了服务态度。在去年“三讲”教育中,中心处级干部都一次通过了测评,班子和主要领导民主评议满意率达96%。五是抓形象,提高保障能力。广泛开展努力学习增强修养、努力工作增强自觉性、努力进取增强上进心的活动。中心的每一位同志,都有一种不甘落后、争先创优的工作热情,做到了领导在与不在一样要求;单位内与单位外一样管理;情绪好与情绪差一样工作,把别人求我办事转化为我主动上门服务。六是抓团结,提高凝聚力。坚持每月一次支委会,每季一次支部党员大会,每年一次民主生活会,学习文件,汇报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了班子团结。在全中心开展了团结友爱、思想互助、工作互补活动。现在中心内部团结,风气正,凝聚力强。
四、拓展职能,由单一服务型向全面保障型转变。近年来,他们不断开拓创新,赢得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心的工作职能也随着形势的发展由过去的5项增加到现在的14项。特别是去年机关机构改革,局把机关行政经费、处室专项业务经费和资料整理等项工作划归中心管理。如何做到“小中心,大服务”,他们摸索出了“三个围绕”的做法:一是围绕中心搞保障。根据新的工作职能,调整了办公室,增设了科室,规范了职责,优化了人员结构。解聘了2名工作主动性差的科长,对6名同志的岗位进行了调整,公开向社会招聘了4名临时职工。今年3月到4月,环保局组织3个组对全省水环境污染现状调研时,他们及时从车辆、经费、物资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保证了局领导和机关集中精力想全局、抓大事。二是围绕市场搞保障。去年以来,他们对过去联系大型会议场所、购置日常办公用品等保障情况进行分析,并组织人员到市场了解行情,掌握一手情况,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使有限的财力发挥了应有的效能。今年初他们为安排全省环保工作会议,联系多家会议场所,并从条件、价格、服务、安全等方面进行比较后才确定,不仅与会人员非常满意,而且还节省了经费。三是围绕全程搞保障。这几年,他们提出“跟踪保障、热情服务”的要求,做到了解需求上门、跟踪保障上门、超前服务上门、解决问题上门。每年夏季来临,他们都在5月底以前,把机关办公室所有空调、办公楼和职工宿舍楼楼顶等检修一遍。冬季提前做好车辆防冻和暖气畅通工作。对机关人员要求更换灯管、维修水管、购买车票等日常临时需要保障的工作,都当成大事来做,做到随叫随到,优质高效服务。
五、强化落实,由领导抓管理向人人想管理转变。服务保障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要落实好,必须发挥大家的作用。一是实行目标管理。将政治学习、作风纪律、制度建设、保障任务等进行量化,推行年度目标考核制,把考核结果与科室评先进、个人切身利益挂钩,调动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实行逐级管理。哪个科室、哪个同志出了问题,不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而且科室第一责任人也必须承担领导责任。过去,局机关门口周围都是摆摊卖吃的,直接影响交通和办公秩序。虽然以前也做过不少工作,但时常反复。实行逐级负责制后,行管科的同志感到,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没有尽到责任。他们主动与周边社区联系,通过开展共建活动,比较顺利地解决了问题。三是实现民主管理。为使群众由“被管理者”真正变为管理者,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他们要求大家做的,领导首先做到;制度中有规定的,人人都自觉遵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先交给群众讨论,然后集体研究处理。中心司机比较多,他们与局领导接触多,管理难。通过民主管理后,感到“自己做不好,群众通不过”。现在,车管科的同志不仅服务好,而且还会修车、保养车。去年行车40多万公里,安全无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