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和预防后勤工作人员经济违法犯罪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2-02-01 10:01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警惕和预防后勤工作人员经济违法犯罪

时振祥

  从总体上看,机关后勤工作人员队伍作风优良,保障有力,积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甘做无名英雄。但是,后勤部门管钱管物,警惕和预防后勤工作人员经济违法犯罪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意在分析涉及后勤工作人员经济违法犯罪案例的特点,探究其原因,提出对策,防患于未然。

    一、特点

    从政法机关查处案件的实际情况看,凡涉及机关后勤部门工作人员违法犯罪的案例可以归结为五个特点:

    (一)权钱交易突出。后勤部门的人员手中都有一些实权,特别是掌管基建工程、资金调配、产品购销等事项的人员,更是不法分子糖弹打击的重点。不法分子为了能承揽工程,争取项目,争取资金,或者为推销产品,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而向这些人员行贿,这些人员收受他人财物后,最终身不由己,成为他人攫取国家财产的工具。

    (二)内外勾结现象严重。作案形式由单一向合伙发展。

    (三)主动、连续贿赂增多。受“不花钱不办事,花了钱就能办成事”的社会风气影响,为了办事,进行多次贿赂或主动接受贿赂。

    (四)公款行贿增多。现在查办的一些案件,用公款行贿的越来越多。特别是担任一定职务的领导干部和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负责人,一般都用公款行贿,从而达到为个人或单位谋取利益的目的。

    (五)作案方式隐蔽,手段多样。有事前为特定目的而贿赂的,也有事后为表示感谢而行贿的;有的把贿赂与礼尚往来联系在一起,如逢年过节,生病住院,出国考察,婚丧嫁娶,子女升学等。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一些人自私性、贪利性明显,钻制度空子,直接侵吞、私分国有资产,中饱私囊或挪用公款,进行个人营利活动,还有的采取收款不入账,违规拆借资金,虚列支出单等手段贪污公款。犯罪手段呈现出更加隐蔽的趋势。

    二、成因

    探究这些人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主要原因有五点:

    (一)放松了政治思想教育。一些单位转制后只注重抓经济效益,认为有了效益就可以“一俊遮百丑”。强调物质,忽视精神,致使一些同志拜金主义严重,一切向钱看,在工作中难免不陷入犯罪的泥潭。

    (二)管理制度上有漏洞。在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后勤部门的一些管理制度也尚不完善或存有漏洞,一些意志不坚定者见单位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而滋生贪念。实践中发生的很多案件,犯罪分子都是利用科目、报单、凭证、印章等管理上的漏洞进行作案的。

    (三)有章不循。一些单位由于管理松懈,内部的很多规章制度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

    (四)对领导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有些单位领导干部的权力失控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权力过于集中,领导随意拍板,一人说了算,这些都为以权谋私提供了便利。

    (五)在分配差距拉大的情况下,滋生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念头。客观上看,一是有的人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有偿服务等观念扩大到权力领域,异化为权钱交易;二是社会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的不规则竞争,是经济犯罪现象容易滋生的温床。为了谋求自身利益,在相互竞争中,就会出现以钱买权、权钱交易的行为,从而导致犯罪;三是社会变革特别是后勤部门改革中新旧体制交替出现的漏洞,给了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三、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六点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减少和预防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经济违法的根本措施。经济违法犯罪的产生,首先是精神的堕落,“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列宁说:“政治上有教养的人是不会贪污受贿的”。要通过学习和教育,促使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世界观改造,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建立一道以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为基础的思想防线,经受住金钱诱惑和市场经济的考验。

    (二)加强法制教育。国家工作人员知法、懂法是遵纪守法的前提。我国目前已形成教育、防范、惩治等一整套法律法规。要通过学习各项法律法规,使广大工作人员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

    (三)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制度与制度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形成科学完整的制度体系,努力做到后勤部门的每一项具体工作,每一项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都有章可循、操作有序,不给内外部的犯罪分子以任何可乘之机。

    (四)坚持政务、事务公开。后勤基本建设、房屋维修、办公用品设备采购、物业管理等一律实行公开竞标方法,实行公正、公平竞争。建设“阳光”工程,对资金分配、业务招待费、重大决策等重要事项,及时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从实践看,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势在必行,对那些应该用市场机制运作代替行政审批的项目,就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处理。需要进行行政审批的项目,要建立科学的机制,以堵塞漏洞,减少权钱交易的机会。对有些重要部门的领导要实行易地交流制度,热点岗位要实行定期轮换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后勤工作人员清正廉洁。

    (五)进一步明确政策界限。当前在经济生活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回扣费”、“手续费”、“劳务费”、“有偿服务费”、“顾问费”、“提成”、“佣金”、“馈赠”等,这些现象往往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要认真研究这些问题,作出明确规范,区分合法与非法的界限,既防止把正当的搞活经济的措施,当成违法犯罪处理,也防止把属于违法犯罪的手段和办法,当成正常合法的经营措施来使用,糊里糊涂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六)增强反腐倡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后勤部门的领导要自觉承担起预防经济违法犯罪的责任。在预防中要突出重点,要把后勤部门中的要害岗位、实权岗位作为重点预防单位;把采购、经营、销售结算付款、开拓市场、外销外包等作为重点预防环节;确保每一位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都能慎独慎微,自觉地依法办事,按章办事,用好手中权。防范于未然,预防经济违法犯罪的发生。(作者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服务中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