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谈谈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陈晓燕
幼儿自身是潜在着创造力的,三至六岁的幼儿精神世界充满着好奇、探索和幻想,他们的思维不受习惯的约束,十分灵活。比如说:他们常常想到月球是什么做的,想到太阳为什么不可以画成蓝色或绿色,想和大海的鱼一起玩耍、和小鸟一起飞上天空等等。因此,我们要抓紧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那么,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对其进行培养呢?
一、选择能充分发挥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教材
好的教材,不仅能给幼儿以美的享受,而且能引起他们的遐想,启迪他们的智慧。所以教师对于教给幼儿的各种知识都要认真选择,即所选的教材有丰富的想象,有悬念,可为幼儿提供思考线索。例如:《猫医生过河》这个故事,有利于引导幼儿的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假如我有翅膀》会使幼儿浮想联翩,各自讲出他们美好的心愿。这样的教材,内容没有局限性,它可以启发幼儿的想象。
然而,并不是有了好教材,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就能得到发展。常常发生这种情况,两个教师使用同一教材,而教学效果却有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却是关键。所以,不但教材要选好,还要深入地钻研它,理解它,找出可以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线索,为幼儿提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机会。
二、掌握提问技巧,开阔幼儿思路
教师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是启发幼儿想象,开阔幼儿思路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要经常对幼儿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回答或讲述。那么,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呢?
变单一性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多样性问题,可以是同一答案的问题,教师有多种思维定势。如对“故事中有谁”这一问题,可能有多种语言描述,但答案却只有一个,而问法却有不同,要允许幼儿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这样,教师的问话就需要将“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成“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等等。虽然只是用词的不同,但答案没有统一规定,不局限于故事原文,幼儿可以凭借日常生活积累的现象,大胆想象和创造思维。
三、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教师应该避免提问中包含着答案或只有一个答案,如果教师经常提不必动脑筋的问题,便会抑制幼儿的创造力。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能启发幼儿朝许多不同的方向思考,即启发幼儿思维的求异性、独特性,讲出不同情节,然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评价。例如:三只蝴蝶为什么不分开避雨?三朵花也不是不让三只蝴蝶避雨,是它的叶子太小了吧?等等,幼儿的疑问正是教师课堂中要解决的难点。
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除了唤起想象外,幼儿的观察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布置一个自然角,让幼儿观察自然角的种子发芽,小蝌蚪变青蛙,并用笔把所见到的画下来。隔一段时间,说一说它们怎么样了,幼儿能说出许多种想法。设置一些生动有趣的情景,幼儿可以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分析思考,想象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讲出不同的内容,教师再加以指导。
总之,在教学中,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要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直观、生动、有趣的方式方法,扩大幼儿知识视野,唤起幼儿的想象力,才能为幼儿的思维活动插上翅膀,将其智力带到一定的高度。(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政府机关第二保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