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
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
侯嘉亮
绿色标志(GreenLabelling)的理念是:从产品的生产、使用至弃置过程,都要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符合环保要求。食品、家电、汽车等各行各业,凡符合上述要求和特定行业标准,按绿色规程生产的产品,均可有各自的绿色标志。绿色食品 首先是产地必须符合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其生产、加工和操作过程也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专门规定;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必须在限定之内;产品的包装、检验、监测均符合特定标准。总之,绿色食品是一种无污染(公害)、质优、安全、有营养的食品。
我国将绿色食品划分为二个等级:A和AA。其标准是:
1 生长区域内无工业污染:大气、土壤、灌溉用水均符合“绿色食品环境和生态标准”。
2 食品、原料加工要符合“绿色食品加工操作规程”。土地要使用有机肥料:如堆肥、沼气肥、腐殖质肥等。农药要用低残留、可降解、对土地和食品无污染的“生物农药”、“环境友好型农药”。
3 食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铅、砷、汞、镉等)及细菌含量,三项检测符合要求。
4 产品必须有“绿色食品标志”和产地、生产厂家等。图1 中国绿色食品标志
绿色食品(GreenFoods)标志是:阳光下二片绿叶托出一支嫩芽。表示在阳光的沐浴下,绿色土地上的绿色植物生机盎然、茁壮成长。(见图1)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有些厂家以促销为目的,把自家的商品标榜成“天然食品”、“纯天然食品”,企图鱼目混珠与“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同,这不能不说有误导之嫌。所谓“天然”或“纯天然”,无非是指自生自长的野生植物。殊不知:这些植物的生长区域如果有污染源污染了空气、水质和土壤三要素之一,同样会染上有害物质。另外:这些植物为生存竞争,也会象人一样:一种药用久了会产生“抗药性”。它们自身机体内也会产生抗病毒、虫害或细菌等以毒攻毒的有害物质,是没有安全可言的。因此,还是购买有“绿色食品”或“有机(天然)食品”标志的食品可靠。有机(天然)食品(QrganicFoods):首先它是比绿色食品有更高要求和更高一级档次的食品。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有机农业”兴起之后产生的一种食品。 选购时要认准有机食品标志。(见图2)图2 有机(天然)食品标志
最后谈谈几种主要食品选购时应注意的问题:
1 粮食:
研究表明:发了霉的粮食不但人不能吃,也不能用作饲料喂养牲畜、家禽。因为,人如果吃了这些禽畜的肉、奶、蛋,有毒的真菌霉素等又会间接地进入人体。目前在粮食中已发现有14种能致癌的真菌霉素。其中:黄曲霉素B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另外,大米中的黄变米菌;小麦中的镰刀霉菌等都有剧毒。它们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极易产生。譬如花生、玉米等及其食制品,只要有了“哈喇味”就不能再吃了,不必等到霉变发生。有人舍不得丢弃,认为“多煮(蒸)会儿就没事啦!”———他们全然不知,这对于那些有毒菌素,一般烹调手段是无济于事的。刚刚生虫和结块的面粉、大米,只要清除干净是可以吃的。但大米除虫不能晒———晒过的大米陈化、糙碎,也失去了营养和米味。无论单位或个人,都不要图省事存粮过多,要现吃现买,吃新粮。不买过白或油亮、颜色超常的粮食。
2 食用油
食油存放过久超过保质期,就会被氧化分解,使酸败产生,出现“哈喇味”,与粮食一样,也不能再食用,此时的维生素E已被氧化,不饱和脂肪酸亦被破坏。其酸败过程还能产生酮醛类物质,人吃了会有头晕、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有人会说:“有味没关系,放点儿花椒、再熬炼一下就没事了。”———这同样是一种不安全和自欺欺人的作法。其实,“病毒”是熬不死的。食用油应当豆油、花生油、菜子油等变换着吃。应采购国营、知名大厂生产的食用油。因为有些不规范企业,把已开始霉变或有“哈喇味”的原料,如花生———用来提炼花生油。这是一种相当严重的违法行为!花生因霉变产生的黄曲霉素(致癌物质),单靠炼油、过滤是清除不干净的。国营和知名大厂,用料把关较严、提炼设备先进、检测手段也较齐全,食油过滤次数也多(油质清亮),吃着放心些。当然,最好选用标有“绿色食品”和“有机(天然)食品”标志的食用油。
3 肉禽及水产品
前不久媒体披露了广州市居民,吃了掺有“瘦肉精”饲料喂养的猪肉中毒事件,向我们敲起了警钟。某些畜禽、水产养殖户,为追求利润,在饲料中加入诸如“瘦内精”之类的催熟(肥)剂和生长激素,使猪能在当年出栏;鲤鱼当年就重达2斤———这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法律是绝对禁止的。我国已加入WTO,相信类似的法律不久定会出台。在我国某些地区,将污水处理后的三、四类水,随意排入江河、湖泊;有的还用这样的水灌溉农田;有的则搞起了水产养殖。这是一种相当错误的做法。假如这些处理水是造纸、电镀等工业用水,虽经处理,达到了我国有关污水处理后的排放标准,也能使鱼虾、植物等成活,但还有微量重金属存在其中,如铅、汞、砷、镉等,它们被鱼、虾、植物等吸食,人再吃这种鱼、虾或农作物,毒素会就浸入人体,年复一年在体内积累,人就会患上慢性中毒症———这种病是潜在的、长期的、也同样会危及生命。日本的“水俣病”曾震惊世界,原因是含有汞的工业废水污染了海域,人又吃了被汞污染的鱼所致。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上海因吃毛蚶引发的甲肝流行事件也是因为粪便中的甲肝病毒污染了水域造成的。污水处理后达标的三、四类水,只能用来冲洗卫生洁具、浇灌草地、花木。少吃鱼头和畜禽内脏———这是毒素存积最多的地方。不买超大的鱼、虾———越大的鱼、虾生长时间越长,有毒物质存积的也就越多。肉类一定要有检疫标志。
4 水果、蔬菜
新鲜的水果、蔬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C能解毒,帮助肝脏分解残留在人体内的有毒物质,还能防止强致癌物硝酸盐向亚硝酸盐转化。维生素C是大自然赐与人类的生命保护神。当前,不争的事实是:某些果农、菜农,被利润驱使,在农田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催熟剂等等。这些水果、蔬菜外观鲜亮、郁葱、个头硕大,使人见了就爱。然而这种水果、蔬菜往往是农药残留超标,化肥使用过量,是一种有“潜在危险”的食物———短期内毫无觉察,长期食用则危害无穷。植物吸收的化肥(氮、磷、钾)过量,植物机体内产生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也就过量,这二种致癌物质过量,当然可怕!所以水果和蔬菜超常的硕大(如:西瓜等)、粗壮、鲜绿过头的,最好别买。成熟的水果和蔬菜维生素C最丰富。但烂与发酸(败)的水果、叶子变黄的蔬菜不能食用。水果食用前应去皮。蔬菜浸泡10—20分钟后,再冲洗干净备用。菜要现做现吃,回锅菜的维生素C荡然无存。经济条件许可,有“绿色食品标志”和有“有机(天然)食品标志”的食品,应为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