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岗位 闪光的青春———记国管局办公室秘书处文书管理秘书苏惠勇
平凡的岗位 闪光的青春
———记国管局办公室秘书处文书管理秘书苏惠勇
何长江
当你走进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秘书处,总会见到一个微胖的身影在忙碌,沉稳中透出机敏,朴实中带着几分憨厚,他就是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苏惠勇。
苏惠勇1991年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至今已12个年头了,从19岁到30岁,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机关事务工作,献给了党的事业。他头几年在局办公室文书处文印室工作,勤学苦练,每分钟能盲打160字以上,差错率低,并注意学习机关事务工作知识,成了文印室的骨干。他态度热情,服务周到,工作负责,效率高,质量好,赢得大家一致好评,6年多时间里完成局机关各种公文、资料的计算机文字输入630万字,印刷120万张。1995年,在完成打字室工作的同时,与有关同志一起整理了局1991年至1993年文书档案,整理档案350卷,打印案卷目录200多页,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获国家档案局授予的优秀达标单位做出了积极贡献。
1997年9月苏惠勇调秘书处工作。处里一直未配内勤秘书,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苏惠勇不但承担了公文运转、催办查办、印信管理等文书工作,而且承担了办公设备维护及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并在事情紧急或文件多时经常驾车取送机要文件,承担了部分机要通信工作。几年来,共办理内外收文12000多件,内外发文34000多件,与同事一道向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分发北京市文件30多万件,做到了及时高效、准确无误。
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苏惠勇特别注意学习。在参加中央党校的函授专科、本科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他结合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特别是认真学习计算机知识,成了本处乃至办公室的“计算机专家”。1999年以来,他独立完成了公文运转的计算机处理工作,将局内外收文的处理过程、国务院领导及局领导的批示等内容全部输入计算机,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大大方便了建档、查询等工作,为局网络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几年来,无数个信封在他手中开启,40多万字的领导批示经他手登记在册,并被一字一句输入计算机。上班时间事情多来不及录入,他就利用休息时间来干。多少次下班后,多少个星期天,苏惠勇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嗒嗒的打字声在秘书处宽敞明亮的屋中回荡,飞动的手指在键盘上奏出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宝贵的青春化成了屏幕上一行行闪光的字符……。
苏惠勇先后参加了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招待会,1998年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1999年建国五十周年国庆招待会、澳门回归礼品工作、庆祝澳门回归招待会,2001年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具体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所承担的任务。比如在国管局承办规模空前的有5000人出席的建国50周年国庆招待会工作中,他承担了2500多名内宾的桌次划分、名单打印核对及请柬、车证的分发等工作,由于时间紧,他两天两夜没合眼,与其他同志一道反复核对,没出一点差错,保证了招待会的圆满成功。他也因此被首都建国5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委员会评为二等功。
苏惠勇热心公益事业,多次为灾区和贫困地区捐款捐物,参加义务献血。他虽长期承担着单调、琐碎的工作,但认识到这些都是机关事务工作不可或缺的,是党的事业的需要。他一直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严谨的作风对待工作,从不厌烦、浮躁。由于他表现突出,1997年以来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苏惠勇身上涌动着一心扑在工作上的青春活力,体现出当代青年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爱岗敬业的好品德。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即,我们期待能有一大批像苏惠勇这样的国家公务员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政府机关高效运转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编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