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爆炸即将发生的时刻———记在“12.27”衡水市委机管局液化气站意外泄漏抢险中的共产党员们
在爆炸即将发生的时刻———记在“12.27”衡水市委机管局液化气站意外泄漏抢险中的共产党员们
崔学凯
2001年12月27日下午3时15分,河北省衡水市委机关事务管理局所属机关液化气站北区20立方米的1号贮气罐,排污截门因质量原因突然爆裂,通过裂口喷射出来的液体迅速挥发弥漫,随时都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在这危急关头,液化气站的共产党员们发扬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谱写了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
警报 十万火急
液化气站北区,坐落在衡水市区北部裕华路南侧,北与衡水市钢管厂相邻,西与冀衡集团的磷肥分厂、氰尿酸分厂相望。北区是液化气站的贮气罐区,也是消防的重点区域,四座巨大的储气罐犹如四颗重磅炸弹静静地横卧在那里。
12月27日下午,值班警卫张留柱像往常一样,不敢有丝毫大意,一双警惕的眼睛监视着罐区的安全。
15时15分左右,安装在罐区的两个可燃性气体报警装置突然相继动作,警卫室内红灯闪烁,警报鸣叫。“呜、呜……”,警笛发出人的鸣叫。职业的潜意识使张留柱预感到储气罐发生了气体泄漏。他顾不得多想直奔罐区,“一号罐排污截门发生泄漏”。探明原因后,他急速跑回警卫室,用电话向站领导报告事故的情况。
15时20分,液化气站副站长共产党员苗树发接到报告。警报就是命令。放下电话,他立即向共产党员、站长崔明起作了简要汇报。两位站长经过紧急磋商后,带上工具,火速赶往事发现场。15时25分,崔明起、苗树发二位站长赶到现场,认真查看险情,准备采取排险措施。他们发现裂口出在第一道截门,泄漏无法控制。事故的严重性使他们感到震惊!
罐内液体在巨大的压力下通过裂口呈扇面状向外喷射。液化气失去往日的束缚,显得是那样放荡不羁。喷泄出的液体变成气体迅速扩散,整个罐区被可燃性气体所包围,被危险所笼罩。排险刻不容缓!
抢险 责任重于泰山
液化气属易燃、易爆物品,在排险中容不得丝毫马虎和大意,惨痛的教训时刻告诫着人们:1998年3月4日某市煤气公司贮气罐截门爆裂,因处置不当起火爆炸,造成在场职工6人死亡、30多人受伤,7名消防官兵牺牲的重大惨案。站长崔明起知道,液化气站累计存气30多吨,一旦发生爆炸,不仅会造成17人身伤亡和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而且还会殃及附近的厂矿企业,后果不堪设想。面对如此严重的事态,崔明起、苗树发二位站长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们一方面积极组织职工抢险,另一方面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请示,同时向有关单位请求增援。
15时30分,市委机管局主管副局长、共产党员赵福德赶到现场指挥抢险工作;军分区液化气站和长城化工厂的有关同志也陆续赶来救援。
排险 置生死度外
崔明起、苗树发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中共预备党员王兵、党员培养对象耿立新、群众贾怀宇一起冲向抢险第一线。“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勇士们的行为为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作了最好的诠释。切断电源,关掉手机、BP机,阻断附近的交通,断绝一切可导致火灾的火源;组织堵漏,减少泄漏,降低罐区挥发气体的浓度……命令一个个下达着,排险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副站长苗树发熟练准确地操作着储罐间连接管道上的阀门。烃泵运转了,1号罐内的石油液化气通过管道缓缓地流向了3号储气罐。“消防水龙带来了”,长城化工厂送来了急需的水龙带。消防水池内的蓄水通过水龙带冲向罐区,稀释着泄漏的液体……喷泄的液体仍在咆哮着。多一份泄漏,就多一分危险,必须坚决堵住泄漏的裂口。
堵漏是抢险工作中的攻坚战。抢险现场弥漫着掺着硫醇的石油液化气体,浓烈的气味几乎使人窒息。石油液化气受热、受冲击或遇电火花都能引起燃烧爆炸。抢险无异于与死神决战。冰冻封堵是制止液化气泄漏的简捷有效方法。贾怀宇抓起一条1米多长的小棉被,第一个冲向爆裂的截门,把棉被紧紧地缠在了爆裂的截门上。
“哗”,耿立新提起一桶水浇在堵漏的棉被上。冰冷的水在浇湿棉被的同时,也浇在了抢险勇士的手上、身上。泄漏在继续着,水在不停地浇着。
数九严冬、寒气逼人。为了防止静电产生火花,避免着火爆炸,奋勇排险的勇士们,脱掉了身上的毛衣和化纤衣物。寒风吹在脸上身上像刀割一样,液体溅在身上手上像针扎一样的难忍。风冷,水凉,残液寒,敌不过勇士们那颗炽热的敬业心。耿立新仅穿一件单秋衣,硬是顽强地坚持者。他们是在抢险吗?不!他们是在用血肉弥补着截门上的裂痕,用七尺身躯铸就液化气站防火防爆的隔离墙。
人们的心和液化气站的安危连在了一起,一颗颗紧张的心高悬着。“把床单和被罩用水浸透往截门缠,封堵截门裂口!”军分区液化气站同志的提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采纳。床单拿来了,被罩也拿来了。贾怀宇用几乎冻僵的双手抓过床单、被罩,把它浸泡在冰冷的水中,又一圈圈缠在截门上……他的手指由黄变红、又由红变白,僵直得失去了知觉。冰堵形成了,泄漏变缓了。
在险情面前,共产党员们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慨。共产党员苗树发在液化气臭味的刺激下,胃里的食物翻滚着几次冲向喉头,他趔趔趄趄仍然紧握住水枪。崔明起同志去年刚刚患过脑溢血,不顾身体虚弱,毅然与同志们战斗在一起。预备党员王兵刚刚做完手术,坚决不下火线,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组织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随着一号罐内剩余液化气向3号罐的输导和封堵的成功,咆哮的喷泄在英雄们面前收敛了。堵漏成功了,排险成功了。晚18时30分,弥漫在罐区周围的可燃性气体散尽了,一场重大事故避免了,国家的财产保住了!在场的勇士们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