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誉来自践行服务宗旨
赞誉来自践行服务宗旨
济南市政府办公厅的行政保卫处和机关服务中心是机关后勤的服务保障单位,近年来他们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的“三好”落实到机关后勤服务之中,保证了机关工作的有序运转,提高了工作效率。近日,记者到济南市政府办公厅采访机关后勤工作,看到的是他们勤奋工作的景象,听到的是领导和普通干部职工由衷的赞誉。济南市政府的机关大院位于济南市中心,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10层高的办公大楼里有31个委办局的1200名干部职工。行政保卫处和机关服务中心不仅是办公厅的后勤保障部门,同时也为整个大院的所有单位服务。走进市政府机关大院,道路整洁,鲜花盛开,满目翠绿。虽然按照社会化服务的要求,机关大院的清洁卫生和美化绿化已经移交给市里的有关部门,但行政保卫处仍旧每天督促工人把整个大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树木花草修理得整整齐齐。每遇雨雪天气,他们还主动帮助清扫路面和疏导车辆。政府机关大院的人员和车辆流动性大,安全保卫工作是机关后勤的一项重要职责,行政保卫处的8名安全保卫人员,日夜巡查,不怕辛苦,不怕麻烦,与武警战士积极配合,保证了机关工作的正常秩序,给机关干部一个安宁的工作环境。他们每天要疏导出入大院的车辆近8000辆次,每月接待和协助处理上访群众近10批次。
尽最大能力为驻大院的单位和干部职工提供方便是他们不懈的追求。机关大院有一个汽车修理车间,只有两间房子,规模不大。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修理车间,承担了办公厅及在大院办公单位的150台车辆的维修保养。车辆的小修、保养不出机关大院,不仅十分方便,还堵塞了车辆维修中的一些财务漏洞。为了方便干部职工的生活,他们改造了大院闲置的平房,购置了洗衣设备,办起了洗衣房,为大院的干部职工服务。洗衣价格比社会上便宜得多,西装上衣5元,裤子3元,而且质量能得到保证;办公厅每年还给职工发放一定数量的免费洗衣票,深受干部职工的欢迎。如今洗衣房办得红红火火,每天收衣20余件,全年为干部职工洗衣5000余件。
机关食堂是办公厅为机关服务的重要窗口,食堂办得如何,饭菜质量怎样,是干部职工最关心的问题。以往,食堂饭菜品种花样少,而且每天只供应一顿午餐,干部职工有意见。去年,市政府秘书长邹世平上任后,抓的头件事就是办好食堂,提高饭菜质量。于是,办公厅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加强了食堂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食堂管理、饭菜质量渐有起色。今年按照厅党组的统一安排,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陈学科组织后勤部门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调整了食堂管理人员。与此同时,又相继投入百万元资金对食堂设备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开设了对外餐厅,食堂面貌随之改变。记者特意赶在午餐时间来到食堂,看到热菜有16种,凉菜10种,主食品种也有十多个,还有酱肉、炸鱼和小炒等,花色品种十分丰富。为了方便干部职工的晚餐和日常生活,他们还在餐厅办起了日用品小超市和净菜、半成品炒菜专柜。在小超市的货架上,油盐酱醋、米面蛋奶、啤酒饮料、毛巾香皂、牙膏牙刷等一应俱全。一些干部职工就餐后习惯到这两个“小超市”转转,顺便买点东西带回去,免去了下班后到市场采购的劳顿,还可以得到用饭卡结算的便利。特别是假日、周末,食堂把熟食点心摆上超市货架,每到这时,小超市成了机关大院最热闹的地方,干部职工大包小包拎着回家,其乐融融。据食堂管理人员介绍,过去食堂每天只供应一顿午饭,现在是一日三餐,就餐人员也由原来不到300人上升到现在的800人。以往,干部职工下班,食堂职工也下班,现在他们利用机关干部下班回家的时间到机关宿舍大院送餐,既有熟食制品,又有零点热菜,方便了干部职工的生活。食堂的职工人数没有增加,而服务项目增加了,饭菜质量提高了,干部职工非常满意。济南市是副省级城市,在山东省算得上经济大市。市政府领导一贯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机关办公条件和生活待遇方面精打细算,过紧日子,把财力物力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刀刃”上。市政府办公大楼是1982年建成的,设备设施已陈旧,布局也不尽合理,市长、常务副市长的办公室只有22平方米,既没有会客室也没有休息室。办公厅的公务用车有50辆,主要车型是普通桑塔纳和老款式奥迪,不仅车型老,而且大多数车辆接近报废期限。机关食堂没有领导小餐厅,更没有特殊服务,多年来市领导与普通干部一起排队买饭,同桌就餐。一次,秘书长邹世平忙于工作,错过了午饭时间,就餐时饭菜都凉了,值班厨师想给他炒两个菜,他坚决不同意,厨师只好为他热了点剩饭剩菜。
采访结束时,主管后勤工作的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文刚对记者说:“办公厅的后勤工作之所以有发展、有进步,是市领导关心支持和后勤工作人员努力的结果。我们与全国兄弟单位相比,在改革、管理、服务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有信心按照机关后勤改革的方向,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奋起直追,努力深化后勤改革,提高保障能力,为济南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