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形势发展要求 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深化后勤体制改革)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3-05-29 09:15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适应形势发展要求 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国管局副局长全协副会长 唐树杰

  用十六大精神指导协会开展工作

    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了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提出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四条根本要求,确立了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内政外交,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围绕主题、把握灵魂、领悟精髓,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不懈地推进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是机关事务工作部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的任务。去年12月在西安召开的全协二届四次常务理事会,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管局局长、全协会长焦焕成同志在会上作了《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开创机关事务工作新局面》的主旨讲话,就机关后勤部门如何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提出了四项重点工作,即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强化政府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转换服务机制,提高保障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整个讲话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分析了现状,指明了方向,对新世纪新阶段机关后勤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性。各地机关事务工作部门也在结合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联系机关后勤实际,总结经验,理清思路,谋划未来,开拓创新。各机关事务工作协会,作为业务主管部门的参谋和助手,会员单位的桥梁和纽带,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所作为、发挥作用,必须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开展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就是利用协会网络,组织会员单位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十六大精神,把机关后勤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聚精会神抓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后勤工作实践中,思想有新解放,改革有新突破,发展有新思路,管理有新举措,服务有新提高,各项工作有新进展,全面开创机关事务工作新局面。

    协会应积极推进后勤改革与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为此,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坚持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和依法行政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和完善政府机构设置,理顺政府部门职能分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国务院机构改革以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将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按照巩固、完善、探索、深化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符合各地特点的改革路子。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必将对机关后勤体制改革产生深刻影响,提出新的要求。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和国办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都把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纳入了国家计划,不仅要求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将营利性后勤服务机构改制为独立法人企业,而且鼓励民间投资兴办面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为后勤服务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也使后勤服务业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坚持“后勤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改革目标,继续深化后勤体制改革,推进后勤保障法制化建设,大力发展后勤服务业,为后勤服务机构改制为独立法人企业(即转制)创造条件,已成为机关后勤部门现实而紧迫的重要课题。如何合理分工,转变职能,使后勤管理职能更加规范、科学、明确,以提高管理效率为中心,以职能、任务为基础,以资产管理和服务保障为重点,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和确定编制,优化管理人员结构,强化宏观管理和有效调控,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降低管理成本,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实现后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如何在增强后勤保障能力的同时,大力推进保障法制化建设,改革机关公务保障和职工生活保障方式,完善保障法规体系,运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规范保障工作,使各项保障工作公开、透明,减少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实现依法行政,提高后勤保障法制化水平。如何结合机构改革,规范分离后勤服务机构,理顺与机关的责权利关系,改革后勤服务体制,转换内部运行机制,整合后勤服务资源,落实后勤服务机构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推动保障性服务单位建立和完善后勤服务费结算制度,抓住机遇和入世过渡期的有利条件,推动营利性服务机构参与市场竞争,通过积累和发展,逐步改制为独立的法人企业,与社会服务业接轨、融合,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勤服务机构在转制过程中,资金、财产如何界定和处置,原有人员如何分流和安置;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选择什么样的经营方式;与原主管机关是什么关系,如何既保证机关服务需求又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如何确定服务标准和价格,如何签订服务合同、实施合同管理和支付服务费用;怎样降低转制成本,需要哪些配套措施;如何尽快开拓内外市场,加快发展,为转制奠定必需的经济和物质基础,又通过转制加快后勤服务业的发展;如何妥善处理好转制进程中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为平稳转制创造条件。上述方方面面的问题,各地机关事务工作部门都在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有的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些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上讲,机关后勤改革和发展的任务还很重,特别是后勤服务机构转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的经验,许多新情况和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国管局今年深化中央国家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党政机关后勤服务机构转制方案,制定促进和规范转制的具体政策;选择有条件的后勤服务经营单位进行改制试点,总结经验,加以推广;理顺机关与后勤服务经营单位之间的产权关系,推动经营性资源联合,发挥规模效益;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中央国家机关后勤服务项目招标管理办法和合同管理办法,建立新型后勤服务管理方式和服务竞争机制,使后勤服务管理逐步由直接管理向招标管理、合同管理转变,促进后勤服务市场开放。结合住房制度改革,会同有关方面研究中央国家机关物业管理社会化和供暖费、物业费货币化改革的具体措施。按照国务院要求,研究起草加强公务接待工作管理的意见,组织召开全国公务活动接待工作会议,规范新形势下公务活动接待工作。各地机关事务工作协会,应围绕后勤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共性、个性和政策性问题,加强调查研究、理论探讨、总结经验、反映情况、提出对策、开展工作,为业务主管部门建言献策,为会员单位提供信息,着力推进后勤改革与发展。这既是成立协会的初衷,也是协会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只有牢牢把握着后勤改革与发展这个工作重点,协会工作才能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才能取得业务主管部门的信赖和会员单位的认同。

    充分发挥协会的整体优势

    李鹏同志和朱基同志都讲过,机关后勤是一条战线。由于体制的原因,机关后勤战线上下级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和业务领导关系。但是基本相同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需要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机关后勤部门面临着共同的改革任务,必须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党政机构改革的需要,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在这种情况下,全国性、系统性、地方性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的成立,适应了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后勤人员的共同愿望,使机关后勤战线形成了一个组织网络。各个协会紧紧依靠领导,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办会宗旨,牢牢把握工作大局和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实实在在地为会员单位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受到了业务主管部门的肯定和会员单位的好评,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协会组织具有纵向和横向联系面广的特点。协会的理事基本是各级机关后勤部门的主要领导,聚集了后勤战线的优秀人才。各个后勤部门都有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和一定的物质资源。会员单位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地域,都有一定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特色。可以说,后勤战线有着丰厚的智力资源、经济资源和所在地的自然资源。如何充分发挥后勤战线的整体优势,以推进后勤改革和发展后勤事业,是协会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比如说,可以通过委托调研、联合调研的方式,通过专题研讨、理论研讨的方式,通过联合办班、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协会会议和经验交流会的方式,通过信息网络、资料交流等方式,充分发挥后勤战线的智力优势,形成有真知灼见的调研成果,创新后勤理论,提高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广泛传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沟通各方面的情况,为推进后勤改革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舆论支持。再比如,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可以通过联营、连锁经营、组织经济联合体、互通有无等方式,在后勤服务产业各个方面开展人力、资金、资源合作,充分挖掘潜力,发挥资源优势,扩大经济规模,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和新的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走集约化、集团化发展道路,为后勤服务产业快速发展,为后勤服务机构转制和后勤服务社会化创造条件,提供资源支持,积累经验。我们应当把后勤战线的有效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发挥出来、聚集起来,使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想办而办不了的事,通过互助协作可能办成、办好,群策群力,共同推进后勤改革和后勤事业发展。在这方面,协会组织可以多做牵线搭桥的工作,也可以促进会员单位之间相互磋商,共谋大计,把潜在的整体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优势。

    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随着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的深入和职能转变,业务主管部门许多事项将委托协会组织去办,进一步扩大和发挥协会组织的中介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协会组织要有所作为,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协会的思想理论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机关事务工作协会是依法登记的社团组织,是党政机关职能的重要补充,会员单位多是党政机关的后勤部门,活动内容的政治性、政策性比较强,这就从性质上决定了协会组织必须把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协会工作人员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探索新思路,总结新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和驾驭工作的能力。增强大局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积极奉献。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的工作重点是推进机关后勤改革和发展。这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协会工作人员要善于思考,勤于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不仅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还应当学习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结合后勤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掌握工作的正确方向。要学习后勤理论和相关的经济、管理、科技、法律知识及法规、规章,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和办事能力。要了解国家和本单位的整体部署和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及工作重点,认清形势,胸怀全局,立足本职,主动配合,加强协调,狠抓落实,特别是对一些事关全局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要进行深入思考,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增强工作中的预见性、科学性、创造性。要善于积累业务资料、总结经验,积极借鉴其他行业后勤改革和发展的成功做法,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摸索规律,不断改进工作。协会工作联系面广,服务性强,面对的是业务主管部门和广大会员单位,这就要求协会工作人员不仅要有全心全意为会员单位服务的思想,还必须加强作风建设。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工作热情和务实态度结合起来,办实事,求实效,不图虚名,不搞形式主义。要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分析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积极推进后勤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及工作方式方法创新。要经常了解会员单位的需求,倾听会员单位的意见,关注后勤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牢记“两个务必”和“态度好、服务好、廉政好”的要求,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积极、主动、热情、周到地做好各项工作。要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内部管理,加强督促检查,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只有认真搞好协会自身的建设,才能保持协会的正确方向,卓有成效地开展协会工作,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离不开业务主管部门及其领导对协会工作的重视、支持和关心。业务主管部门要把协会当作有力的助手和可以依靠的力量,在工作上给予及时指导,出主意、提要求、分配任务,在人、财、物上给予必要支持,适时听取协会的工作汇报和研究协会的工作,既严格要求,又大胆放手,使协会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协会组织应当自觉接受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主动配合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地向主管领导汇报和请示工作,真正发挥好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此文系作者在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秘书长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