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环保意识的教育培养(幼教园地)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3-08-30 14:19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幼儿环保意识的教育培养

●时 丽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在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可以从小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获得环保知识,掌握一些必要的环保技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保护环境,这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确立幼儿环保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为了培养幼儿从小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应把幼儿环保教育当成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其环保教育更具有特殊性,其教育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手段的利用等,都应该符合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由于幼儿正处于心智不成熟阶段,对事物的理解、判断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而在确立目标时必须非常谨慎地考虑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即应以“启蒙”为主,一切从浅显、易懂开始,从幼儿能具体看到和感受到的事物入手,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根据幼儿环保教育实践的总结,我们认为,幼儿环保教育的宗旨应是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其具体目标可分三个层次:

    首先,培养幼儿热爱自然、关心环保的情感。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大自然,启发幼儿为了保护好自然环境的良好情感,这是环保教育的起点和基础。这里所指的情感并不是一两句谈话或凭空说出的情感,而是在幼儿认识的基础上升华而成的。如在“熟悉自然”基础上,让幼儿了解自然界中的水、空气、土壤、动物、植物等,并知道彼此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缺少哪一样都会影响到人的生存,从而激发起情感的共鸣。

    其次,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环保常识。所谓环保常识包括环保方面的措施、当前存在环境问题、公民保护环境的义务和责任等。这些常识应把握“简单、易懂”的原则,如在进行环保政策教育时,可选择“本社区内禁鸣喇叭”等幼儿易于理解且与其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内容进行。

    再次,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培养幼儿从小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有积极参与环保的初步意识。在习惯上则应选择幼儿所能经历的事情,如“不乱扔垃圾”、“节约水电”、“不踩绿地”、“不折花木”等。

    在这一过程中应强调渗透式教育的作用,这种方式可以潜移默化地深入幼儿的内心世界,如春雨无声润物般对幼儿进行熏陶,使幼儿更容易接受,对幼儿的影响也更深入。

    在幼儿环保教育目标确立以后,根据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在对幼儿实施环保教育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1、教育目标明确化

    教育内容是目标的载体,教育目标同时又指导着内容的选择,因而,选择内容之前,一定要透彻地理解目标的指向,目标所蕴含的意义及范围。

    幼儿园必须从幼儿身心出发,根据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环保教育目标,再根据总目标去制订阶段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活动开展起来才有方向,教师才有可能根据目标将环保教育内容渗透到各种教学活动中,避免只重教学形式、不重教育效果的现象。

    2、教育方式多样化

    幼儿期是一个更多地依赖情感而不是依赖理智的时期,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力时常会发生转移,所以幼儿环境教育应运用多种形式,以增强教育效果。

    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要受到他的经验的限制,然而他的情感却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的,他的行为习惯也是最容易养成的。我们应该针对幼儿的这种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去爱这个世界,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如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爱护小动物等)去实现自己的想法,这比起那些似懂非懂的认识来,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3、教育环境具体化

    幼儿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直观、具体、再到抽象的过程,幼儿对其所生活的环境非常熟悉,在这个环境里选择环保教育的内容,将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内容应该是能够广泛反映我们生活环境以及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的环境知识。我们可以自编教材,并让幼儿结合实际进行观摩和体验,如观察污水区、垃圾堆、公园、欣赏音乐、听听噪声等,让幼儿在感性活动的基础上形成有关的知识,并进行分析比较。这些内容都是随手可得的环保教育的内容。

    另外,幼儿环保教育与社会文化氛围紧密联系。目前,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环保政策、法律、公德、义务的宣传力度越来越大,新闻报道中对污染环境报道越来越多。社会为环保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环保教材。

    当前幼儿环保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环保教育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必须从幼儿抓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许多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验,并取得了很大实效。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时的知识储备、环境塑造、设备配置等都还存在许多不足,使幼儿环保教育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从当前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的情况来看,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者的观念落后、知识陈旧。这主要表现在教师自身对环境保护教育的认识不足,环保知识缺乏。

    由于幼儿环保教育课题在幼儿教育中是一个新领域,许多幼儿园只是盲目地跟从潮流,没有真正从环保意义上来提高老师的认识,这就造成教师对环境保护教育的片面的、错误的理解。如许多老师只是认为简单地向幼儿介绍一些花草树木的知识或蜻蜒点水般的告诉幼儿要讲卫生、不乱丢垃圾,就是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这种没有系统、没有目标的环境保护教育难以真正实现我们所提出的环保教育目标。

    幼儿园的教师绝大部分是幼师毕业生,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可是,对环保知识却知道得很少,需要不断地补充新知识。

    2、教育内容选择存在偏差。由于许多幼儿园缺乏一套系统的环保教育目标,造成了有些老师在选择教育内容时,不考虑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不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不从幼儿的理解能力出发,而是从自身良好的愿望出发,结果造成很多知识超出幼儿的接受能力。幼儿环保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奠定幼儿世界观、自然观的基础,重在对幼儿情感的萌发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把握。例如:有的老师在介绍大气污染时,介绍这种污染主要是大气中某些成分的变化危及到生物的正常生存,污染的来源主要是由于火山爆发、地震及人类工业生产而导致了某些大气成分的变化。这些知识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难以理解的,幼儿对空气的认识都很肤浅,怎么能理解火山爆发、地震等生活中从未感受过的经验呢?因而这种只为了完成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不考虑教学效果的做法是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

    3、教学方式缺乏多样性。选择幼儿园的环保教育方法非常重要,因为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的好坏。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从反面来教育幼儿保护环境,这样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起到负面的影响。如过多的给幼儿介绍环境污染的事实,就难以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美好情感。从儿童教育学的原理可知,幼儿处在世界观、自然观正在萌芽的时期,激发幼儿对世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是我们每个教育者心中的理想。有位哲学家说过:“儿童在充满爱的情感中学会去爱,在充满恨的情感中学会去恨。”作为幼儿环保教育者,老师应更多地用一些美好的事物来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4、忽视幼儿教育的整体性。有的教师把环保教育与其它活动割裂开来,重视在一次或几次活动中开展环保教育,往往忽视其整体性、渗透性。如老师对幼儿进行节约水资源的教育,帮助幼儿了解水从哪里来、认识水的用途、告诉幼儿怎样节约用水等,课堂上讲得很好,但有些幼儿洗手后却仍然不及时关掉水龙头。这种只重表面形式而忽视教育整体性的方式,就不能真正达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目的。

    幼儿环境保护教育的对策

    实施环保教育,就需要把握规律、掌握原则、讲究方法、创造环境。针对上面所提到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的具体措施:

    1、更新教育者的观念和知识。

    教师的观念直接影响着环保教育的实施,因而教师首先要明确环保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在幼儿中开展环保教育所应持的度。教师自身应成为热衷于环保的参与者,身先示范,教师认识提高了,才能为在幼儿园中开展环保教育打下基础。

    教师同时还要进行大量的知识准备。教师不仅要博览群书,积累大量的信息,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保证向幼儿传递科学而准确的信息,还要对环保问题有不断探索求知的精神。

    2、创造条件,让幼儿成为环保教育的主体。

    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都要不失时机地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多给幼儿讲授一些有关环境与环境保护的新鲜事物,丰富幼儿的环保知识。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可组织他们参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活动,向幼儿介绍一些环保动态,举办环保知识小竞赛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收集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资料,如:剪报、壁画等,通过幻灯等宣传工具进行宣传,这些方法都可以大大地丰富幼儿的环保知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幼儿充分参与。如通过美劳活动,幼儿亲自制作精美的环保小卡片、环保宣传牌、图画、手工制品等,激发幼儿环保欲望。还可以组织幼儿准备文艺节目,进行环保宣传,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爱护环境。

    教师应把各种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例如,语言教学时,让幼儿自编儿歌:“烟从哪里来”、“空气清洁最重要”;在看图讲述中讲述“吸烟真害人”;在游戏中可设计儿童剧“啄木鸟医生”、“树爷爷您好”、“危害的一支烟”等等,使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教育。

    3、为幼儿营造环保的氛围。

    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利用一些隐性的教育手段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如在室外种植树木,室外环境要做到绿化、美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土地、空间种植树木、花草,开辟幼儿种植园地,为幼儿设立植物观察角。在室内还应放置盆花,以此增加“绿色气息”。还可以在活动室中设立“废旧物回收角”,鼓励幼儿收集废旧物品,如纸盒、铁罐等,并用废旧物品制作车辆、螃蟹、录音机等,让幼儿了解废物也会变成宝。在周围墙壁上,张贴幼儿自制的壁画,如《爱护小树苗》、《地球是个家》、《绿草与红花》及一些环保口号等。在幼儿园中,还可以设立多功能实验室及宣传栏,摆放大量可操作的直观教玩具,为幼儿提供感性的学习环境。

    4、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幼儿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了解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要求家长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幼儿、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例如家长可督促幼儿节约水电,讲究个人及家庭卫生。

    家长还应多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公园等公共场所,一方面让幼儿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认识与环保有关的宣传标语;另外,让幼儿了解环境污染状况,从而不断增强环保意识。家长一定要珍惜幼儿萌动的环保意识,如幼儿在街上看到地上有垃圾,马上把它捡到垃圾箱,这时家长给予的态度应是支持与赞赏。

    另外,幼儿园可以采取“家园同乐”机会,让家长观看幼儿排演的各种形式的环保节目,这样既使幼儿在排演活动中再次接受教育,又使家长在看演出的过程中受到了一次环保教育,使幼儿园的环保教育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5、以专题环保教育为主,注重幼儿教育的整体性。

    幼儿发展的特殊要求是整体性,它包含着幼儿身心的整体协调与教育途径的整体配合。因此,我们不仅要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还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游戏及日常活动,强调幼儿在实践中的体验和发展过程,密切与家长配合,从不同角度强化对儿童的环保教育。可以采取将环保教育知识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及各种教学活动中的方式,来保证幼儿教育的完整性。我们可以把环保教育作为一个中心点,将环保知识从这一中心点向四周辐射,将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内容渗透到各种教学和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去。如可以在大班开展:“减少垃圾”的专题活动,其中开设“废物从哪里来”、“废物多了会怎么样”、“动脑筋让废物变宝”等内容,通过展览、绘画、利用废旧材料让幼儿进行美工制作以及开展参观、谈话、小木偶表演、小实验、游戏等有趣的活动,使幼儿了解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并懂得要管好垃圾、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从自身感受中获得环保知识。

    通过幼儿环保教育,可以在幼儿阶段唤起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幼儿初步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力,把幼儿培养成为将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作者单位:济南幼儿师范学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