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强机关后勤发展活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交流)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3-09-30 10:12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不断增强机关后勤发展活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南京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承担着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五套班子,以及市级机关集中办公的四个大院部委办局的行政事务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近年来,我们以“服务是宗旨、管理是根本、创新是动力”为总体工作思路,把搞好服务保障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把加强对干部职工队伍的管理作为有效途径,在干部竞争上岗、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引入竞争机制,全面实行领导岗位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
    我局系统有干部职工近千名,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十分重要。为加强直属单位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优化直属单位领导班子结构,把确实有本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选拔到管理和经营的领导岗位上来,营造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我局从1998年开始逐步在局机关和基层单位实行空缺领导岗位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采取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方式,建立和完善干部竞争上岗制度,破除干部职务终身制,形成干部职务能上能下的干部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2002年结合机构改革,对机关处级领导岗位开展了全员竞争上岗工作。我局共有20位符合条件的同志参加了处级领导职位竞岗,其余人员原则上都参加机关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随职能的调整分配到有关处室,落岗人员服从组织分配。经动员部署、个人自荐、民主推荐、资格审查、述职、民主测评、书面考试、组织考察和公示等程序,最后,经局党组集体研究决定,任命17名同志为各处室正副处长,对22名同志重新进行定职定岗。机构改革后,局机关处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下降了4.16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95%,比机构改革前提高了4.52个百分点,进一步优化了局机关干部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活力。在此基础上,我们逐步对基层单位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竞争上岗的中层干部采取聘任制,聘任期满重新竞争上岗。各单位通过竞争上岗使一批年轻干部走上中层领导岗位,改善了干部队伍结构。通过竞争上岗,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营造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畅通了干部“上下”的渠道,为更多的干部展示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遇,为广大职工参与和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开辟了民主的渠道。同时也促进了广大干部发奋学习,勤奋工作,积极进取。
    二、打破传统的用工方式,逐步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
    我们在各直属事业单位内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合同分为有固定期限的全员聘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的全员聘用合同,与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的职工,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全员聘用合同;与其他人员签订了有固定期限的全员聘用合同。固定期限分为:短期1—5年,中期6—10年,长期10年以上。在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的基础上,局属事业单位首先完成定岗工作,在定岗的基础上,以岗位需要为前提,按需设岗、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择优聘用。把人员聘用与岗位聘用结合起来,开展了全员竞争上岗工作,与上岗职工签订聘用合同,对未能竞争上岗的职工实行待岗制。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运行和完善,逐步建立起了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职工与单位的聘用关系和工作岗位聘用关系,增强了职工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分离,分配制度改革初见成效
    我们在各直属事业单位普遍实行了多元化分配方式,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分离的办法,引进奖惩激励机制,把工资分配与岗位责任、经济效益、个人贡献大小结合起来,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目前,各直属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实行岗位工资制。从转变内部分配机制入手,实行按岗定酬,按工作任务定酬的分配办法,拉开分配档次,拉大收入差距,彻底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方法。二是实行综合目标责任制。领导和职工每人都制定经营考核指标,每月扣发10%的基本工资,停发奖金,年终考核合格并且完成全部指标的人员,返还全部累计扣除金额,超额完成按比例分成,反之则扣发全年奖金及部分工资。三是实行效益工资二次分配。把全体干部职工工资中效益工资部分拿出来,根据当月经营情况进行二次分配,兑现效益工资。四是实行工效挂钩。全部工资按实际完成效益兑现。一线职工按产值承包,完成指标可拿基本工资,超指标可拿超产奖,完不成指标的倒扣基本工资。后勤人员以岗位考核为基础,按季度实行无记名考核,四个季度考核合格者发基本奖,不合格者扣基本奖。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局初步建立了以竞争上岗为动力,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基本形成了“上岗靠竞争,管理靠合同,报酬靠贡献”的运行机制和“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的用人机制。在用人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在局属事业单位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收入相分离,结合各单位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实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分配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让干得好、干得多、贡献大的人得到相应的报酬,调动了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局属事业单位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