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德育教育初探
幼儿德育教育初探
●张国兰
近年来,我园在培养幼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始终把幼儿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本着“注意渗透、培养情感”的原则,不断探索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有效途径,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重视教师对幼儿德育示范性影响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应是典范。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尤其是幼儿,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行为、习惯、言语都易受到教师言行的感染,这就决定了教师的道德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的道德发展。在一次“长大后你想干什么”的主题活动中,有80%以上的幼儿选择了教师,可见教师的良好道德和行为情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根据幼儿这个心理特点,我园积极开展了“优秀师德、优秀教态、优秀服务”的竞赛活动。如上班前,教师检查自身的仪表,不穿高跟鞋,不穿奇装异服,不戴金银手饰等;在“非典”期间,教师不信谣,不传谣,不在幼儿面前谈论小道消息。在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时,教师在要求幼儿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如:早上幼儿来园,互致问候语,如有幼儿忘记时,教师应主动进行问候,并提醒幼儿与家长道别。在一日生活中,教师主动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等。久而久之在教师的影响下,幼儿自然而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二、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道德情感。在日常,也把德育培养贯穿到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如:利用早上升国旗仪式,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感;组织幼儿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和积极向上的情感;在自由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互相帮助,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在游戏中,幼儿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教师给予的思想影响,寓教于乐。如:在玩“公共汽车”游戏时,培养幼儿群体意识,懂得了遵守公共秩序;玩“让座”游戏,练习礼貌待人,使幼儿明白了互相谦让的道理;通过“商店”的游戏,使幼儿懂得为人民服务的朴素道理。由此可见,幼儿德育既是纵向延伸,也是横向联系的,可以散见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只要教师善于把握德育教育机会,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在良好的环境中融合幼儿德育为了创造与幼儿德育相适应的环境,我们根据环境的弥散性和德育的隐蔽性特点,让幼儿参与营造具有浓厚德育氛围的各种活动。如:师生一起布置“我爱长城、北京天安门、各族儿童手拉手”等墙饰,对幼儿进行积极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培养了幼儿的思想情感。
我们还根据德育的社会性特点,每学期都要向家长介绍幼儿德育工作计划、内容、方法,促使家长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使幼儿园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把德育工作落到了实处。
幼儿园经常组织幼儿进行参观。如:参观立交桥,引导幼儿欣赏街心花园里的鲜花、绿草和宽阔的大街,让幼儿亲身感受家乡的美丽、可爱、激起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参观烈士纪念馆,听讲解员讲革命烈士的故事,使幼儿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等等,这些教育形式使幼儿的品德教育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作者单位:江西省外经贸厅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