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工作以加强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
切实做好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工作以加强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
●焦焕成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和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就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管局人事人才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加快建设适应机关事务工作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机关事务工作也是如此。履行职责、搞好保障,关键在人才;推进改革、强化管理,关键在人才;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是机关事务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国管局党组高度重视人事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事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制定了加强和改进人事人才工作的一系列制度、办法,大力培养人才,积极吸引人才,正确使用人才,形成了人事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布局,人才总量逐步增长,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结构得到优化,人事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国管局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保证了全局各项任务的完成。现在,国管局已拥有一支素质良好的干部职工队伍,这是推进改革和事业发展,保证各项任务完成的坚强力量。但同时也要看到,国管局的人事人才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不够合理,还不能适应管理、保障、经营和服务工作的需要,特别是掌握现代管理、经营和服务知识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相对短缺。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建投资体制、政府采购制度、住房制度和后勤体制等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管理、保障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国管局的人事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4年1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国管局报送的《关于2003年工作情况和2004年工作安排的报告》上作出了“管理、保障、服务,廉洁、务实、高效,贯彻始终,蔚成风气”的重要批示。这20个字,意味深长,内涵丰富。既对国管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又对国管局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管理、保障、服务”是对国管局职能和职责的高度概括;“廉洁、务实、高效”是对国管局干部职工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贯彻始终、蔚成风气”是对国管局工作的殷切希望。我们要按照温家宝总理的指示,把“管理、保障、服务,廉洁、务实、高效,贯彻始终,蔚成风气”作为全局工作的根本方针,切实加强和改进人事人才工作,大力抓好公务员队伍、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廉洁、务实、高效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履行国管局的职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国管局作为国务院管理中央国家机关事务工作的直属机构,承担着国有资产管理、办公用房管理、政府采购、生活服务管理等项职能。这些职能是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公务员队伍,是履行好管理、保障、服务职能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局党组采取多种办法和措施,改善公务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公务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整体素质还有待于提高。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才工作会上对建设一支合格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提出了四项基本要求:“一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观念,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经常倾听人民的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二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知法守法,依法办事,具有依法行政能力。三要忠于职守,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四要遵守纪律和职业道德,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所有的公务员员都要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我们要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依法办事、忠于职守的公务员队伍。(二)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国管局管理着十几个服务经营单位,拥有大量的经营性国有资产,服务经营任务十分繁重。多年来,各服务经营单位在保证完成政治接待服务任务的前提下,面向市场,开展经营创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局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总的来说,国管局经营管理队伍是一支勤于工作、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队伍,但同时也存在不适应事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问题。一是思想观念滞后,“等、靠、要”的依赖意识较强,成本、效益观念和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薄弱。二是人员结构不合理,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年龄偏大,断层问题严重;虽然大多数管理人员文化程度都在大专以上,但真正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才不多,特别是缺乏高技能专业管理人才。这是造成有些服务经营单位管理落后,效益低下,成本过高,竞争力差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能力的企业家”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支懂管理、会经营、业务精、作风好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三)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分布于机关和各企事业单位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是国管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局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国管局管理职能的增加和事业的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国管局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总体存量不足,特别是房地产类、工程技术类人员比较少,满足不了工作需要;二是专业人才分布不合理,近50%的专业技术人员未安排在专业技术岗位上,高技术、高技能人才比较短缺。国管局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是国有资产、房地产、政府采购、工程建设管理,还是经营、服务管理,都需要行家里手,都需要专门人才。无论多么复杂的管理,都要靠人来管理;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要靠人去操作。因此,我们要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现代管理、经营、服务,掌握先进技术、工艺、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总之,我们要按照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根据机关事务工作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克服在人事人才工作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为履行好管理、保障和服务职能,推动改革、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以加强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切实做好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工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人事人才工作的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管局人事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完善人事人才机制为保证,切实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公务员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机关事务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工作。
(一)坚持立足岗位成才,切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提高人才素质,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题。”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是加强人才能力建设的重要前提,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根本途径。培养人才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古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要立足于岗位成才,在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是要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规划。要根据管理、保障、服务工作的需要和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提出人才能力建设标准,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规划,确定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和机制,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使人才数量、素质、结构与全局的职能运转和事业发展相适应。二是要抓好各类人才教育培训。要根据机关公务员、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工勤人员的不同需求,改进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法,采取脱产学习、外出进修、岗位培训、交流轮岗等教育培训措施,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法律、政策、管理知识,财务、房地产、政府采购等业务知识,以及各类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公务员、经营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各类专业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三是要鼓励和引导干部职工立足岗位成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关键要立足岗位成才。古人云,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现而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人才。国管局的管理、保障、经营和服务工作需要各种各类人才。我们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营造人人都可以成才的机制和环境,鼓励和引导干部职工立足岗位成才。在知识经济时代,“前半生充电,后半生放电”的想法已不合时宜。不管情愿不情愿,都要把自己从一个“干电池”变成一个“充电电池”,不断“充电”,又不断产生新的能量。每个同志只有克服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懒惰”思想和消极态度,自觉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才能自学成才,立足岗位成才。
(二)坚持公开择优的原则,切实做好人才吸引工作。加强和改进人事人才工作,必须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各类人才的补充、吸引和储备工作。一是要在“引得进”人才上下功夫。要坚持公开择优的原则,发挥考试录用在引进人才方面的主渠道作用,重点做好应届大学毕业生和社会人员的考试录用工作,以及军转干部的接收安置工作,选录综合素质好、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中高级人才,补充到急需的单位和岗位。二是要在“留得住”人才上做文章。留得住人才,关键是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和用适当的待遇留人,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机制和环境,使每个人的潜力和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用事业留人,就是要把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使各类人才把自己的知识、才华、技能贡献到事业发展之中。用感情留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心人才、爱护人才,切实帮助其解决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给他们提供学习、进修、深造、交流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用适当的待遇留人,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改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和环境。最近,华建敏秘书长在视察国管局工作时指出:“国管局的许多工作与吸引人才、凝聚队伍、提高战斗力密切相关。”为此,我们要按照华建敏秘书长的要求,继续做好用适当待遇留人的工作,让大家看到前景,看到奔头,看到希望,切实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温暖,营造用事业凝聚人才,用感情感动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的环境和氛围。
(三)坚持平等竞争的原则,切实做好人才使用工作。要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健全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的工作机制,营造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造,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成为有用之才的环境,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氛围。一是要善于识别人才。正确识别人才是正确使用人才的前提。要坚持辨证的观点,既要坚持德才兼备,又不求全责备。看一个人,要看主流、本质和大节;要看优点、长处;要看发展潜力和一贯表现,特别是关键时刻的表现。要坚持全面的观点,注重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看学历而不唯学历,看职称而不唯职称,看资历而不唯资历,看身份而不唯身份。学历和资历是人的素质的重要反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条件。学历不代表能力,资历也不代表能力。要把实践作为衡量人才的根本标准,作为发现和识别人才的根本途径,注意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实践中识别人才。二是要善于用好人才。用好人才是识别人才的根本目的。要做到任人唯贤、不拘一格。160年前,诗人龚自珍痛感国家人才匮乏,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感慨。现在,要选好人才、用好人才,也要不拘一格,做到用人所长、扬长避短。选人要选有德才、最优秀的,用人要用有特长、最适合的。如何用好人才是一门学问,要讲究艺术。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才中的通才并不少见,但多数还是专门人才,一定要用其所长,发挥他们的优势。”这就是说,用人要用其所长,扬长避短,善用他的特长,把他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他的智慧和才能,这才能促进人才成长、推动事业发展。因此,要拓宽用人视野,完善用人办法,提高用人水平,切实发挥好各类人才的作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三是要大胆使用青年人才。青年是事业的希望和未来。胡锦涛同志指出:“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决定着整个人才队伍的前景。”大胆选拔、使用青年人才,让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担当重任,这是国管局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必然要求。因此,要着眼大局、立足长远,切实做好青年人才的选拔、使用工作。国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注意选拔40岁左右的干部,补充到司级领导岗位上来;选拔30岁左右的干部,补充到处级领导岗位上来;在处级正职岗位上,35岁左右的干部要占一定比重。要按照《意见》的要求,加大选拔任用青年人才的力度,拓宽年轻干部的培养渠道,有计划地选送到基层挂职锻炼,安排到不同岗位轮岗交流。要多给青年人才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提高本领。同时,也希望年龄大一些的同志要热情关心、帮助和支持年轻同志,把自己的智慧和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年轻同志,让年轻同志尽快地成长起来。 (本文系作者在国管局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