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监督机制 保证监督效能
完善监督机制 保证监督效能
● 路 贵
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理解“监督就是爱护”的道理。事实证明 ,导致成克杰、胡长清、慕绥新、刘方仁、王怀忠 等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权力过大又缺乏有效监督,而来自 各方面的诱惑、欲望远远超过了其本 身的自制力。 在国管局纪委委员两个《条例》学 习班上 ,大家谈到了对企事业单位“一 把手”如何监督的问题 ,提出了监督主体的权威性、产权多元化等体制和机 制上更深层次的问题。一致认为,在 目前的体制下 ,防止出现“上级监督不到 ,同级监督无力 ,下级监督无效”的 状态 ,就必须积极采取措施 ,努力做到 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增强监督意识。增强监督者 和被监督者的监督意识,这是强化对 “一把手”监督的最基础性的工作。监 督意识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监 督主体 ,要敢于担负起监督的职责;
二 是作为监督对象 ,即各级领导干部 ,要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一方面,监督者要不断地加强党性锻炼,只有这 样才能坚持原则 ,敢于监督别人。另 一方面 ,各级领导干部更要不断地加强学习 ,提高政治素质 ,把来自组织、 群众和其他各方面的监督看成是对自 己的关心和爱护 ,树立欢迎监督、勇于 接受监督的良好形象。
二是强化权力制约。离开权力间 的相互制约 ,难以从源头上行使对权 力的监督。因此 ,对“一把手”的监督 , 最重要、最直接的就是对权力进行分解和制约 ,防止权力的过于集中 ,杜绝 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谋取私利的行为。尤其是在财务审批、物资采购、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上 ,要把决策、执行、 监督三权分离开来,形成相互制衡的 关系 ,促进班子成员相互间的监督 ,防止不受约束的权力主体存在。当然,也要注意避免议而不决,该断不断的问题。
三是增加权力运行透明度。权力 的运行只有公开、透明 ,才能对其实施 有效的监督。各单位要在认真落实好 政务公开制度的同时,逐步建立重大 决策公开咨询、听证、报告制度等 ,保 证权力运行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时 ,中纪委还要求要加强对“一把手” 生活圈、社交圈活动的监督 ,做到“一 把手”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 哪里 ,监督管理就落实到哪里。我们 各级干部一定要洁身自好,把握好自 己 ,在“八小时之外”同样严格要求自己 ,把握好在娱乐圈、生活圈、社交圈的行为 ,防止违纪违规。
四是增加对权力监督的针对性。 要监督好三个方面的权力:
一是重大事项决策权。重大事项必须由领导班 子按决策程序、议事规则集体研究决定 ,不得由“一把手”个人说了算。决 定重大问题应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制 ,确保决定真正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意愿。
五是从严执纪执法。 《中国共产 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破坏 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违反财经纪律、失 职、渎职行为及其处分条款。对违法 违纪问题 ,一经发现 ,就要严肃查办, 绝不手软。对在经营活动中不接受监 督 ,不坚持民主集中制,造成决策失 误 ,或官僚主义严重,或群众意见较 大、存在问题较多的“一把手”,应严肃 处理。 (作者 :国管局机关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