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服务社会化迈进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4-07-20 15:39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向服务社会化迈进

———甘肃省气象局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实践

秦 雨 魏建军

  甘肃省气象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以服务社会化为目标,深化后勤体制改革,转换内部运行机制,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证了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行,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后勤服务社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营造服务社会化的内部管理环境

  省气象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在社会化改革中,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使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进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一是积极探索科学管理方式,规范内部管理。他们根据后勤管理科学化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管理手段为基础,先后建立健全了32项管理制度,从机构设置、经费保障、服务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规范。同时,他们还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中心、部门和各个岗位的人员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增强了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二是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后勤服务中心建立人员聘用、解聘、辞职管理机制,人员一律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中心机构由9部1室精减为7部1室,正式人员由108人精减为66人,新安置临时工123人。聘任原科级干部9人,新聘科级干部7人,5名科级干部落聘。被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聘用协议,每人聘期为2年,实行1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考核不称职的予以辞聘,不保留前任的各种待遇。新的用人机制的建立,打破了“铁饭碗”,实行效益工资,工作上不去,不但没有工资,而且连“位子”也保不住。三是大胆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绩效优先的分配机制。他们坚持以贡献为依据,以效率为前提,收入分配与业绩挂钩,营造“上岗凭本事,待遇看业绩”的良好竞争氛围。对聘用上岗人员,工资按岗定档,一岗一薪,根据职务和技术难易程度分别执行各自的工资待遇。中心主任的工资收入是一般职工的2.4倍,部门领导的工资收入是一般职工的1.6倍,班组长的工资收入是一般职工的1.2倍,职工的各种津贴、奖金、补贴比改革前翻了一番。四是实行后勤服务费用结算。明确了有关服务费用的结算原则、内容、标准、方式、监督和管理等,改物资平调、无偿使用为有偿结算关系;在局大院改福利型服务为有偿型服务,与各单位、用户建立商品供求关系,服务实行成本核算。五是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改革,建立承诺服务的责任机制。他们不断更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思路,创新服务方式,倡导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和承诺服务,建立了服务保障的责任制,使服务方式规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质量责任化。实行员工挂牌服务,设立服务质量监督箱,对服务态度、服务收费、服务质量实行跟踪监督,凡员工未按承诺服务受到举报的,都要进行经济处罚,严重的予以辞退。通过建立承诺服务责任制,增强了后勤服务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 向市场要效益近年来,他们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精选有市场竞争能力的服务项目,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打造出了一批在全省机关后勤战线叫得响、在社会上立得住脚、有经济效益的服务品牌。2000年,气象宾馆建成后,实现当年投入当年收益30万元的好成绩。供热站在保证机关及家属区供暖的前提下,向周边供暖市场拓展,供暖面积达15万平方米,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1年被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兰州市供热管理站分别授予“安全管理先进锅炉房”、“供热质量信得过单位”和“环境保护先进单位”。

 1999年至2003年,中心通过自筹、借贷和专项经费融资630多万元,先后开发建设了2018平方米气象培训中心、库房、商铺等科技与产业用房;改造装修了气象宾馆,安装了空调和电视监控系统;对水泵房、幼儿园、医务所进行改造修缮;新建了职工活动中心、菜市场、公共厕所、职工休闲健身场地,为职工住宅楼安装了防盗门,维修了供暖网;绿化草坪2500平方米、花坛18个,使大院绿化面积达18527平方米,建成不锈钢雕塑一座,优美舒适的环境赢得了机关和社会的赞扬。2000年,省气象局被兰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后勤服务中心被兰州市城关区评为“精神文明建设暨城市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被中国气象局、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全省气象系统文明单位暨文明机关”。2002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
 他们在搞好内部有偿服务的前提下,房产管理开发部、生活部、维修部、荣勤物业管理中心、气象宾馆、运输部等都对外实行经营性服务。生活服务部设施全部对外开放,积极引进社会上的经营户承包局机关大院的供热、食堂、浴室、理发室、自行车棚、供奶厅、小商店等。对外餐厅、气象宾馆不仅承担了内部会议的接待,而且解决了气象系统工作人员来省局办事住宿的问题。运输部实行单车成本核算,进行有偿服务,在保证内部用车的前提下,对外运营,取得了明显效益。几年来,联片供热、房产开发、宾馆服务共完成创收任务600多万元,中心各部室年实现内部创收100多万元,为机关、科研、业务和干部职工提供优质服务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使后勤服务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