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绘画心理特点与引导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4-06-20 15:31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学龄前儿童绘画心理特点与引导

●吕耀坚

  学龄前儿童喜欢涂涂画画,这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与教师了解一些他们绘画的心理特征,对科学认识幼儿、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的绘画心理发展有三个明显的阶段:涂鸦期、象征期、概念画期。不同的发展阶段儿童绘画表现有着明显的差异。

  涂鸦期(2-3岁左右),在这一时期家长需要注意:不将孩子的涂画看成一种破坏性的行为;将建立必要的绘画常规与维持儿童对涂画的天然兴趣进行有机的相互支持;提供必要的涂鸦条件鼓励孩子的涂鸦,设置涂鸦墙;学会聆听孩子对涂鸦作品的解释,尊重孩子的表达。

  象征期(3-4、5岁),在这一时期家长需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一般应包括视觉与情感经验。扩展他们有关几何形状储备,允许其大胆命名自己创造的象征符合。

  概念画期幼儿(4-5、6岁)在这一时期,提供各种必要绘画表现技能支持也应成为重要工作。成人应将重心放在激发、维持儿童对色彩的兴趣与丰富他们对色彩的敏感度上,提供各种涂色材料。

  在“Y”创意绘画大赛中,可以看出,幼儿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是天生的“画家”。我们把幼儿的作品分为以下六个级别:

  1.幼儿不能接受任务,不会利用原有的图形进行想象。他们只是任意地想象,在图形边另画些无关的东西。2.幼儿能在图片上加工,画出图形,但画出的物体形象,是粗线条的,只有轮廓,没有细节。3.能够画出各种物体,已有细节。4.所画出的各种物体包含某种想象的情节。5.根据想象情节,画出几个物体,他们之间有情节关系。6.按照新的方式运用所提供的图形。不再把原来的图形作为图画的主要部分,而把它作为想象形象的次要部分。家长可以试着按这样的标准对你孩子的作品做一个评价。

  这里有两点需要指明的是,家长要注意孩子具体的年龄,假如一个3岁孩子的表现在第二个级别,也就相当不错了;家长平时如果能有意识地帮助孩子积累生活经验,对孩子的绘画表现将大有裨益。(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