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印象——感受法兰西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5-02-08 10:40 来源:国管局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法国人印象
——感受法兰西
● 张宝善

 
    当学生时,我喜爱读书,尤其偏爱法国作家。在一大串名震寰宇的文学巨匠中最让我推崇的是巴尔扎克。他的“人间喜剧”令人手不释卷,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巨著写透了法国社会。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法国人成为我印象中追逐浮华、名利,寻欢作乐的代名词。
    赴法交流,在近距离和法国同行接触之后,我发现法国人并不是那么概念化,他们的性格、处世、做人颇有棱角和特色,可圈可点。
    法国人的民族意识
    和法国人接触,你能强烈地感受到洋溢于法国人身上的那种民族意识。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他们重视自己的历史、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在法国期间,法国朋友总是不厌其烦地询问你对法国的印象,从人文景观、名胜古迹、餐饮文化到公用设施无所不包。参观凡尔赛宫镜廊后,陪同参观的法国老师将一本中文版的凡尔赛宫图册送给我,图册的扉页上赫然写着:“凡尔赛堡不是一座平凡的城堡,而是一座举世无双的城堡,它是完美的象征。”这显然正是法国同行要灌输给我的结论。
    法国人的求实态度
    法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但中层、底层和开明人士的立言和谋事却讲究实际和实效,这让我感触颇深。这种求实在衣、食、住、行上都有反映。比如地铁,巴黎自1900年7月民用地铁通车至今,已在131英里范围内建有18条线路,297个车站,日客流量超过了500万人。在巴黎乘坐地铁,就如同在北京坐公共汽车,既省钱又便利。巴黎的地铁站纵横交错,在设计上颇费心思,但着眼点在乘客的便捷上,至于装潢则得过且过,极其一般。大多数车站是水泥拱顶,有的贴上白色瓷砖,这与国内地铁的豪华装修形成强烈反差。据说北京的地铁一公里耗资六亿,因为花费太高,限制了规模。如果按巴黎的思路,或许能柳暗花明。
    法国是电信业发达的国家,手机相当普及,但型号多为老旧款式。按法国人的思路,电话是通信工具,用不着去追款型,别人也不注意他人的这类个人隐私,因此,在法国看不到脖子上挂手机的。
    汽车也是法国的一景。巴黎的大街如同一座名车博物馆,奔驰、宝马、雪铁龙等众多顶级名车在车水马龙的巴黎街面上争奇斗艳。但当你走入寻常百姓居住的社区浏览汽车族的大众层时,你会发现工薪族使用的汽车都是体积小、功能实用的经济类车型。在法国人心目中车是代步工具,仅此而已。
    法国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以烹饪、服装、香水和酿酒闻名于世的法兰西民族,并不是只图享受,一味吃喝玩乐。他们在敬业和责任感上与东方人一样一丝不苟。在与法国同行的交往中,我发现他们办事努力,待人真诚。比如教学,法国老师对宾馆的厨师循循善诱,  教授知识无保留,那执着有时都近乎板。法国人做事有始有终,守时、守信用。在巴黎期间,校方安排了几次外出,陪同老师都非常尽心。我们有几次为生活上的不便求助陪同人员,都
大力协助,在分寸把握上也十分得体。
    法国在二战后迅即医治战争的创伤,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她的腾飞尽管有诸多天时地利因素,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拼搏和努力,从国民素质上追根求源,爱国、求实和敬业是关键。
(作者单位:北京友谊宾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