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玉儒的小事谈起
从牛玉儒的小事谈起
● 王学海
牛玉儒同志作为呼和浩特市委书记,也称得上一位不算小的“官”了。但是,他却经常做一些科长、股长就能管得了的小事:小巷子没有灯光,他怕下晚自习的孩子回家不方便,就指示建委在全市47条小巷安上路灯;他看到工人冒雨工作,就嘱咐水务局务必给工人们打上雨具;他使用的钢笔坏了,秘书买支派克笔给他,他却说:“你怎么买这么贵的,能下水就行”,把新笔还给秘书,自己使用普通的碳素笔……
也许有人会认为,作为一位高级干部,管的事儿是否太小了?对自己的要求是否过于苛刻?领导干部只要做好大事就行了,何必去管那些本应由下级去管的小事呢?
其实,小事正是与群众生活和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油盐酱醋、吃喝拉撒,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谁能离得了?作为领导干部,能不能关心这些小事,是群众观念强不强的大问题。当年在延安,毛主席亲切关心侯家沟妇女不生孩子的事情,他严肃地对当地干部说: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人民的疾苦绝不是小事。实际上,群众利益无小事。小事办不好,势必影响大事。天下之势,常系民心,民心顺了,就会一顺百顺,一顺百兴。小事也是群众观察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方面。领导待人接物、言谈话语、举手投足,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成为他们品评干部甚至评价党风的依据。小事搞不好,很容易伤害群众的感情,影响党与群众的关系。因此,小事不可小看。
从小事做起,也是注重思想品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坚持执政为民,廉洁从政,就不能忽视小事。因为大事是由小事累积起来的,只有时时处处注意小节、小事,微处自律,不因事小而放纵自己,才能避免大的错误。改造世界观,也只有从细微处入手,才能在一点一滴中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从另一方面讲,“细微苟不慎,堤溃自蚁穴”。如果认为小事可以不拘,小节可以不在乎,就会萌生和积累犯错误的因素,如此发展下去,就会酿成大祸。一些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事例,已经为此提供了太多的注脚。
我们的事业是伟大壮丽的,但也是具体的,是由无数细小的事情组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既要有远大的目标,也要一步一步地实现阶段性任务。只有把一砖一瓦的每一件小事做好,才能建起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辉煌大厦。
牛玉儒多次讲过,老百姓的事没有大事、小事之分,凡是涉及老百姓的事情都是大事。这是对他行动的最好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