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耻辱感”的警钟
张国威
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既要坚持以正面形象为榜样,把正面形象作为一面镜子,从正面形象的先进事迹中汲取力量;也要坚持以反面形象为借鉴,把反面形象作为一面镜子,从反面形象的斑斑劣迹中吸取教训。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经常用这两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看一看自己与先进典型有多大差距,找一找自己身上是不是有反面典型的影子。
特别是当自己身上出现反面典型的影子时,自己是不是有一种强烈的耻辱感。如果心存耻辱感,这是一件好事,说明你的良知还没有泯灭,你对自己的组织和信仰还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时如果悬崖勒马,还来得及。相反,如果心中没有耻辱感,甚至完全麻木,说明你的道德良知已完全丧失,你对自己的组织和信仰已没有任何感情,你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个没有耻辱感的人,不会主动地去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也不会主动地从别人的缺点与错误中吸取教训,更不会以自己群体中的败类而感到耻辱。一个充分耻辱感的人,情形则恰恰相反。因此,做人要有强烈的耻辱感,正如孟子所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之所以强调做人要有强烈的耻辱感,一则因为耻辱感能给人以力量;二则因为耻辱感能增强一个人的群体意识。
“知耻近乎勇”,耻辱给人以力量。韩信受胯下之耻而封侯,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越王勾践十年卧薪尝胆而灭吴。中华民族每当遭遇外族入侵时,往往更能激起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这差不多是一个规律,越是反面的东西,越是能给人以强大的刺激和无限的力量。
同时,耻辱感也能增强一个人的群体意识。经历过1968年“布拉格之春”事件(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分担耻辱比分享荣誉更能让一个人牢牢记起自己的群体身份,更能培养一个人的民族情感。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的集体主义教育,则主要是培养我们对他人荣耀的分享。比如刘翔跑出世界纪录,凡在电视机前开心甚至流泪的人都是中国人。我们固执地、天经地义地把另外一个人的荣耀当成是自己的、全民族的、全中国的,就是因为我们自认为和刘翔同属于一个民族共同体。
事实上,我们确实需要分享荣耀,但我们更需要分担耻辱,为你所在的群体及其群体里的每一个成员,因为耻辱更能使我们增强群体意识。
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对自己以及其他党员的行为,尤其对代表人民名义的公共权力的行为,要有一种耻辱感。不仅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要感到坐立不安,对其他党员所犯下的错误也要像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一样感到坐立不安。这样的党员,才是真正关心党的生死存亡的好党员;这样的集体主义,虽然低调却是真实的集体主义。
请你仔细地想一想,当我们为党内的腐败分子的纷纷落马而拍手称快时,当我们深入揭露腐败分子的罪恶行径时,我们是否从他们的身上得到过什么启示?我们是否曾暗暗地以他们为镜子认认真真地对照过自己?特别是,我们是否发自内心地为他们的腐败行为感到过耻辱,同时也为党的前途命运感到过忧虑?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我为你而感到自豪,因为你是一个“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人。如果你的回答虽然是肯定的,但是不够坚决,那么我提醒你,请你及时地进行自我反省,自觉修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我将为你而感到耻辱,因为你的思想和灵魂已经完全麻木了,甚至可能已经完全腐朽了。
希望你的回答是坚决的、肯定的、响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