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华建敏国务委员在中央国家机关节约能源资源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与大家一起参观了税务总局、科技部、铁道部的节能项目,听取了他们的经验介绍,很受鼓舞,很受启发。相信这次经验交流现场会,对于中央国家机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机关历来高度重视。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要求政府机关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今年6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下大力抓好节约能源资源的八项工作。国务院今年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对大力开展节约能源工作作了非常具体、详细的部署。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加强节能规划和制度建设,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能源,在节水、节电、节能、节油、节材,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分钱等方面都作了很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创造了很多很好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一是有好的理念。在节约能源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问题上,有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率先意识,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二是有好的制度。建立和完善了节水、节电、节能、节油、节材的各项管理制度,并且做到责任明确,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三是有好的措施。依靠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推广使用科技含量高、节能效果明显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四是有好的队伍。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参与,人人成为有心人、热心人,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地抓能源资源节约工作。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各部门、各单位学习借鉴。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走在各级机关的前面,自觉做节约能源资源的表率。要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提高对开展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建设节约型机关重要性的认识,学习推广好的做法、有效的制度和成功的技术。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下面,我就中央国家机关进一步开展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把握开展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的重点
中央国家机关带头节约能源资源,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行动,而且也将带动全社会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步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央国家机关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建筑节能。目前,中央国家机关办公与业务用房面积近600万平方米,每年空调、照明、采暖系统和办公设施设备方面的能耗占机关能耗总量的70%以上。建筑节能是中央国家机关节约能源的一个重点,要从加强对既有建筑的节能综合诊断和新建建筑节能评审工作,以及改善日常管理等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机关建筑设计、施工、调节、运行维护各个阶段全过程节能跟踪管理体系,有计划地开展空调、照明、采暖系统的节能改造,推进建筑低成本、无成本节能管理。
第二,节约公务用车。目前,政府机关公务用车还存在着数量大、使用效率低、资源损耗高等问题,有的单位公务用车管理不严、用车随意性比较大,公车使用成本普遍高于社会出租车辆。所以,一要控制公车的规模,完善配备标准,核定各部门、各单位车辆编制,压缩配备规模;二要把好采购关,优先选用质高价低、排量适中、节能环保的公务车辆;三要加强使用管理,实行公务用车统一定点保险、加油和维修,对定点单位和场所要进行严格评审;四要逐步推进公车改革,按照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逐步改变实物供给、封闭式自我服务的管理模式,切实减轻财政的负担。
第三,集约用地。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必须集约使用。目前,中央在京单位使用的行政划拨土地有1.24亿平方米,集约使用的潜力很大。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建立健全集中统一的土地管理体制,抓紧研究制订中央在京单位土地管理的相关制度办法;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充分挖掘现有土地的潜力,积极盘活零星、分散、低效利用的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土地利用项目,严格执行项目的审批标准和程序,管好、用好每一块土地。
第四,节约用水。我们国家水资源缺乏,北京的水资源更是严重短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
第五,节约办公耗材。减少办公器材的消耗也是开展机关节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严格办公材料消耗核算制度,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搞好日常节约,节约每一支笔、每一张纸,提倡双面用纸、信封反面利用;推广和使用节能环保型办公材料和再生材料,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机制,搞好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促进办公用品的循环和高效利用。
第六,节约资金。中央国家机关每年基建项目投资数额较大,但有的项目存在着工程周期长、造价高、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等问题。因此,规范投资行为、实现较高投资效益,从而节约财政资金,对各部门、各单位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要加强投资项目管理,完善经费预算和支出管理;强化对行政经费的监督,有效控制支出,切实解决标准不全、管理不严、开支随意、脱离实际等问题。在这里,特别要对各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再提一点要求。财务人员一定要做到“铁账本”,账目完整、真实,不做假账、不做账外账;做到“铁算盘”,精打细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到“铁公鸡”,坚决制止大手大脚,奢侈浪费;做到“铁将军”,严格把关,维护财经纪律。
第七,提高资产效益。目前由于投资和管理体制不顺、资产预算和资产管理脱节、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使用和绩效管理脱节、缺乏有效监督等原因,一些部门还存在着资产需求过度膨胀、超标准购建、闲置浪费、流失严重、无偿占用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改革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与资产管理相关的投资体制、预算体制和经费管理体制等配套改革,建立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的资产量化管理制度和监督评价制度,提高资产管理绩效和资产使用效率。
二、制定和完善实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的保障措施
中央国家机关在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上,要体现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要求,从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能力建设的高度,改进和完善机关节约能源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施集约型管理模式和节约型消费模式,建立从源头抓起、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的管理体制,形成长效机制,确保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的长期、有效、持续开展,切实降低机关运行成本。
第一,建立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是加强能源资源管理,推进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长期以来,政府机关缺乏统一的能源资源使用方面的定额限制、定额管理、消耗标准和统计报告制度,以及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在办公楼建设、办公设施配备、公务用车购置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浪费现象,致使政府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因此,要全面开展能源资源消耗调查,尽快建立机关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第二,建立健全节约能源资源的长效机制。要结合“十一五”规划,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整合和节能、节水、节地为重点,制定节约型机关建设中长期规划,制定中央国家机关能源资源使用定额标准以及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标准,建立健全节约能源资源的长效机制。如,节能运行管理制度、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制度、高耗能设备淘汰制度、节能降耗的激励制度等等。同时,还要建立节约型机关的绩效评估制度,提高节约能源资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三,大力推进节能采购。节能采购是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从源头上控制机关能源资源消耗的重要环节。要加强节能采购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切实做到优先采购节能货物、工程和服务;完善节能认证制度,制订货物、工程和服务节能认证标准;严格执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进一步扩大节能采购的产品种类和范围,限制采购高耗能产品;建立健全节能采购统计制度和管理网络,提高节能采购工作透明度,把好耗能产品入口关。
第四,推广和使用节约能源资源新技术、新产品。要大力推广和使用节约能源资源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采用节能型照明、供热、空调设备和系统,尤其要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逐步扩大使用范围,鼓励使用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机制。
第五,完善政府投资和经费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完善招标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代理建设制度、节能评审制度、效绩评价制度等,从质量、工期、造价、监理及安全等方面,对项目的预期目标实行有效约束和严格控制。要进一步完善机关预算、支出、审计、监督等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对机关经费的有效控制和监督,加强机关经费管理。
第六,积极推进政府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资产管理是实现资源节约的重要途径。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资产权属的集中统一管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购建、统一处置、统一统计口径和统一绩效评价,建立资产分类管理与委托管理制度,健全分工合作、相互制衡的资产管理权责制度。同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资产构建、配置、调剂、处置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产管理、运营中的作用。
总之,我们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好风气,珍惜人力、财力、物力,坚持量力而行,精打细算,讲求实效,反对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反对搞华而不实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切实做到运转速度快、办事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管理效益好,用有限的社会资源投入,最大程度地为社会服务。
三、加大宣传,搞好试点,推进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的深入开展
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明确建设节约型机关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统筹规划,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推进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治理国家必须长期遵循的行为规范。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宣传活动,宣传节约能源资源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先进典型,倡导节约文化、节约文明,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正确地认识国情,增强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从身边事做起,自觉成为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宣传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第二,做好表率,抓好试点。中央国家机关要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着力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试点示范工作,在机关及其下属医院、学校和文化、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领域,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建筑和关键用能设备进行节能试点,通过加强全过程监控、实施节能改造、改善节能运行管理,推广节能新技术等办法,形成一批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创建一批节约型单位。
第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方案,落实管理责任。一把手要高度重视,分管领导要亲自抓,实行目标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岗位。国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尽快建立健全节约能源资源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发展规划和计划,完善有关制度、标准,落实有关经费和投资,深入推进节约能源资源工作。
开展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建设节约型机关,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积极进取,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为建设节约型机关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