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打造有战斗力的和谐团队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7-01-08 09:14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靖边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200311月,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领导班子与44个县直机关单位共同迁入占地803亩的新办公区。这么多的工作部门、单位在一起办公,没有一个统一管理后勤保障与服务的工作部门是不可能将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的。为此,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靖边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主要负责靖边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和44个县直部门、单位的事务管理和后勤保障。在靖边县成立统一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直属事业单位尚属首次,在榆林市也不多见。在这种情况下,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初步建立起了与靖边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机关后勤管理服务体系,在环境建设、物业管理、安全保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被陕西省爱国卫生委员会评为“卫生先进单位”,机关食堂被榆林市卫生局树为食品卫生等级“A级单位”。2006年被榆林市委、市政府先后评为“文明机关”与“绿色机关”。

    一、开拓创新,坚持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改革

    中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创建和谐型、节约型机关办公区的目标,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开创机关事务工作新局面。

    一是集中对办公区安全保卫、环境美化、房产管理维修及水电气供给、卫生保洁等工作,进行统一管理调度。实行班组负责制,成立门卫班、清洁班、司炉组、供电组、消防监控组等12个班组,分别负责安全、卫生清洁、供水、供电等日常工作。二是将办公区的天然气锅炉、电梯等特种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委托给销售商代理。三是将办公区环境绿化、美化、垃圾清运等工作委托给专业公司承担,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四是对办公用房的分配、装修及维护进行统一管理,提高办公用房的使用效益,避免盲目改造。通过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促进了后勤保障能力和机关行政效率的提高。

    二、加强内部建设,创建和谐团队

    ()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坚持实行目标岗位责任制、检查通报制、评比奖惩制、岗前检查制、领导带班值班制、定期征询意见制等。建立健全了各工种的《岗位职责》,《上岗制度》、《考核办法》等制度,并编印为《工作手册》发给每一位职工,逐一对照落实。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现已基本形成了以制度约束人、促进事的工作机制,提高了管理能力与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机关后勤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中心领导班子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发挥团结民主精神,动员和组织党政工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管理服务的良好工作局面。每遇重大事务,必须经过主任办公会研究决定,真正做到了管理民主、科学决策。班子成员之间的分工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并结合业务工作需要,配备专职骨干人员,鼓励他们发挥各自优势,各负其责,各展所长,密切配合,主动抓好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

    ()搞好职工队伍建设。机关后勤要生存发展,需要有一支思想坚定、作风严谨、业务精通的后勤管理团队。中心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思路,针对本单位的工作职能和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从加强理想信念、提高业务技能、改善文化生活入手,努力将职工的思想精神凝聚到完成机关后勤管理、服务与保障等各项任务上来。首先,制定学习制度,树立先进典型,创造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根据不同情况,因人制宜,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月初印发学习资料,月底考试等多种学习办法,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引导他们积极改造主观世界,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是非等综合素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其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了树立对外形象,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中心不断选派管理干部与技术骨干外出学习培训,引进了许多先进经验技术和好的做法。此项工作增强了后勤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与服务本领,为进一步做好后勤改革、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活力与基础。为了密切党组织和后勤职工之间的联系,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主人翁意识,中心成立了基层工会组织,设立了篮球队、舞蹈队、礼仪队,建造了休闲广场、灯光球场及工会活动室。同时每年都在办公区举办几次篮球、乒乓球、台球、跳棋、象棋、卡拉0K比赛等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文体活动。通过以上做法不仅活跃和丰富全体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增强了全中心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构建和谐办公区,营造了融洽、和谐的工作气氛。

    三、合理规划,改善机关办公和职工生活条件

    中心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大力支持下,牢固树立服务宗旨,根据新形势对机关事务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的要求,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协作,艰苦创业,将部门发展与县级机关高效有序运转紧密结合,不断改善办公区的办公条件及职工的生活设施。

    ()县级机关办公条件不断增强。中心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想方设法改善办公条件。一是装修会议室。在县委、政府办公楼装修了可容纳200

人开会的现代化会议室;在人大、政协办公楼装修了102平方米的会议室和102平方米的会客厅,极大地改善了开会和办公条件。二是做好环境综合整治与绿化美化工作。经过几年的辛勤工作,办公区的绿化面积达到了35000平方米,各类树木14万余株,各类花卉9万株,植被成活率99%,覆盖率60%以上。三是建造了可存放400辆摩托车和自行车的停车棚。四是改造旧式通道门,将两幢办公楼的6个原有老式手动门改造为电动门。

    ()县级机关办公区生活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办公区的生活设施完备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干部职工的生活质量。为此,中心多方调查考证,精心设计规划,逐步完善办公区的生活服务设施。一是装修了1225平方米的机关食堂,食堂内有领导就餐的小餐厅与可容纳400人同时就餐的大餐厅。二是修建了1702平方米的室外灯光球场,包括一个篮球场,二个羽毛球场,7套健身器材。三是将食堂西侧空地改建为休闲广场,建造了寓意和谐的大理石雕塑及喷泉。

    办公及生活设施的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办公区的工作与生活功能,得到了干部职工的赞赏与好评。

    四、节约创新,建设节约型办公区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为了落实这一决策精神,该中心从日常小事入手,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加强管理,严格控制用水、用电。为杜绝长明电、长流水等,我们从“节约每一度点,每一滴水”做起,安排司炉工、电工24小时巡查用水用电情况。做到了不遇重大节日不开景观灯,不到规定标准不供暖,并禁止在办公区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同时,将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节约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宣传,号召区内办公人员养成随手关灯、关水的良好习惯,杜绝铺张浪费现象。二是对供暖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办公区原有的两台锅炉以不能满足供暖需求,为此在增加一台天然气锅炉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基本实现了电脑控制室温,避免了浪费。同时,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供暖时间,力争做到一天一安排。三是安装太阳能草坪灯。为了达到节能与美观的双重标准,中心与县农业局协调,在办公区安装了110盏太阳能草坪灯。四是对所有新建项目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注重选材,合理制定实施方案,避免重复建设投资。同时,加强项目竣工决算管理,严格控制工程总投资。以上措施为加快建设节约型办公区提供了保障,与未实行以上措施前相比用水、用电、用气分别降低1050吨、9600度、1700立方米

    随着后勤事业的不断发展,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新问题随之而来,面对新情况、新任务,靖边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将以实际行动,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