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中反思 不断学习寻求发展
唐 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自2000年12月参加了南宁市幼儿园首届“科研兴园”研讨会至今,一直以“科研促教学”的改革思路开展园本教研的实践,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反思中成长,不断积累和提升。
一、确立园本教研课题,促进幼儿园持续发展
2001年我园两位副园长分别就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幼儿的主体性”确立了研究课题,申报了南宁市“十五”规划课题《在蒙台梭利教育中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在弹性课程中培养幼儿的主体性》,这两个课题引领了保教人员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为我园教师今后进行课题研究积累了良好的经验。在2003年至今的四年中,我们不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教育法规文件,以及幼教领域中的各种理论和流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去整合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多的吸收了蒙台梭利教育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我们在探索中不断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以点带面,引领教师们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模式,在此过程中,我们园领导和教师参与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十五”国家级课题子课题—幼儿园素质教育科研课题《蒙特梭利教育与现代素质教育融合的研究》,于2005年3月结题,科研成果荣获一等奖。还承担有自治区级课题《结合蒙台梭利教育法培养和塑造健全人格的研究》、《探索生活美术教学中幼儿兴趣、技能及创造力协调发展的新途径》等子课题的研究。我们以教科研为依托,以课题为龙头,在园本课题的深化研究中,促进了幼儿园不断的在原有基础上持续发展。
二、强化园本培训与自主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我们十分重视从园长到教师、保育员乃至全园工作人员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和提高。几年来,我园十分重视师资的培训,以转变观念为切入口,从提高教师基本理论水平入手,采用了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如:鼓励教师参加自治区、南宁市、城区的各种教研学习和活动;组织教师到先进省市和同行横向交流研讨与学习,更好地吸收各地、各研究领域的经验;请教科所、广西幼师的专家和台湾资深幼儿教育专家来园指导,并传递最新教育信息;保教人员每周的集中学习和小组研讨,等等。
在培训中,我们强化了园本培训和教师的自主学习,自我提高。如在教研小组研讨中,教师不只是被动的听和看,而是自愿选择自己研究的内容向大家展示,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所获得的认识和构想,然后大家对某一问题集中研讨。通过实践与尝试、构想与反思,不断丰富和调整自己原有的认识,促使理论向实践转化。
三、创设优良环境,建构幼儿生活化园本课程
幼儿生活化园本课程很重要的环节是环境的预备,教师预备的环境决定幼儿的发展,我们要给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教室、教具和教师。适宜、合理的环境依据,在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是一种有趣的、有成就感的、受鼓励的、丰富的现实环境,给幼儿充分的刺激,使他们充满兴趣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如:照顾自己的穿脱衣服、鞋帽;饭前饭后清理桌面、地面、自己领取食物;洗手、洗脸、洗餐具、擦鼻涕等生活自理培养。擦玩具柜、整理教具;自己的空间自己整理;擦地板;给植物浇水、给动物喂食;还有家事的应用和生活礼仪等等。生活化课程是让幼儿尽早的社会化,让幼儿爱做事、会做事、乐助人,目的不在于他们做得多好,而在于他们从小自己对自己负责,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事情有始有终,具有责任感和丰富而积极的情感,成为健全的人。
四、求实务实,让教师和幼儿在常态中和谐发展
教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保教质量,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教育实验研究必须以先进教育理论为指导,依据科学规律办事,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不能想当然。0—6岁的婴幼儿具有吸收性心智并处在敏感期,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确立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教风。
我园各班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安排制订合理的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以及保教人员工作规程和班集体教室的规则,在班级中,教师和幼儿必须共同遵守集体规则,从小班、中班到大班,教育幼儿养成了规则意识。我们强调尊重幼儿,给幼儿自由自主,但也让孩子懂得他有自由的权利,同时也要有尊重别人、遵守集体规则的义务。只有使幼儿一日作息正常化,教学工作常态化,才能形成真正的社会化行为。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