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求发展
不断开创政府采购工作的新局面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7-02-23 10:17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成都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成都市的政府采购工作,自1999年推行以来,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既符合《政府采购法》,又具有成都特色的管理办法,建立起了科技含量较高的政府采购银行卡管理系统和成都市政府采购网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定点采购、定点加油、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和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等定点采购一条龙服务工作体系。


抓好学习宣传,扩大内外影响


    为了营造一个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各界参与的内外部工作环境和氛围,狠抓了政府采购宣传工作,主要抓了“四个面向”,即面向领导做好宣传,集中反映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面向机关搞好宣传,让采购人了解、熟悉政府采购制度,澄清模糊认识,减少工作阻力,促使采购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面向从业人员抓好宣传,统一认识,交流经验,沟通信息,积极推动政府采购工作;面向社会搞好宣传,普及政府采购知识。2002年6月《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以后,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工作简报》、召开座谈会、法制宣传日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政府采购法》,先后在《中国机关后勤》、《中国财经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宣传稿件100余篇,印发宣传资料上10000份,同时组织全市政府采购从业人员、各级各部门管理人员和供应商代表学习贯彻《政府采购法》,专门培训三期共1530余人次。通过学习宣传和培训,使各级各类人员增强了政府采购意识,提高了政策和业务水平,拓宽了参与面,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工作环境,树立了公正、透明、规范的政府采购工作形象。


提升服务层次,扩大规模效益


    政府采购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事物,我们始终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服务层次,扩大规模效应。在采购方式上,达到规定限额标准的实行公开招标,未达到限额标准的采用定点采购、协议供货、询价采购等方式进行。政府采购范围由当初单纯的车辆采购,逐步扩大到公务车辆加油、保险、维修和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网络工程、办公房装饰装修等领域,建立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条龙、全方位配套管理服务体系。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信息网络技术,逐步建立起了科技含量较高的政府采购网络化管理服务体系,特别是2002年与市商业银行共同建立政府采购银行卡管理系统后,经过完善政府采购网站和银行卡管理系统升级建设,使政府采购日平均业务处理达到10000-20000笔,可保证10000用户、10万张银行卡的准确运行。全市政府采购实现了区域联动、资源共享的优质服务格局,市本级通过资质认证的公务车辆等供应商,区(市)县可享用,并享有3%-12%的优惠率;区(市)县招标公务车辆定点加油等供应商,可委托市政府采购服务中心一并招标采购,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发挥了规模效益。据统计,1999年-2001年全市政府采购规模共计5.9亿元,2002年度政府采购规模9亿元,2003年度政府采购规模上升至14.2亿元,2004年度政府采购规模达27.3亿元,2005年度政府采购规模达到40亿元,2006年上半年政府采购已达到17.5亿元,保障了实际工作的需要。


扶持地方企业,拉动经济增长


    近年来,全市在积极拓宽政府采购规模和领域的同时,把地方名优企业产品纳入了政府采购范围,提高了地方产品在政府采购中所占的比重。根据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年政府采购规模情况,制定了各级各部门采购地方产品的配套措施,将办公家具、办公设备、建筑材料等作为重点扶持领域,在招标组织、招标文件制作、评标办法制定等方面依据地方产品的特点,发挥地方产品在性价比、运输成本、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既符合法律规范,又科学合理,达到优先采购地方名优产品的目的。同时采取召开座谈会和委派专家到名优企业传授政府采购知识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地方名优产品商家积极参加政府采购,发挥特色优势,增强竞争能力,提高规模效益。从近年来政府采购地方产品的情况看,年采购额占政府采购总金额的25%左右,有效地推动了地方名优企业的发展,使政府采购工作在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方式上成为新的亮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