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职能 强化管理 不断提高机关后勤管理服务水平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7-04-19 15:59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上海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着重指出:“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落实到构建和谐机关的具体措施上来,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服务体制,强化管理,不断提高机关后勤管理服务水平。
    一、提高机关后勤管理水平,拓展后勤管理新领域
    上海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强化职能建设,逐步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后勤管理职能新的定位,提出了机关后勤管理“管法规、管资产、管监督”的基本定位,逐步实现管理角色从“运动员”向“裁判员”转变,管理手段要从行政审批向法制监管转变,思维方式要从注重微观向注重宏观转变,资源配置要从行政调拨向市场为主转变。
    1.制定规范,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根据发展要求,我局不断加强机关事务管理的法规制度建设,在办公用房、经费预算、国有资产、公务用车、住房改革、机关安全保卫、服务质量监管及内部工作流程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如在办公用房管理方面,制定了《加强市级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的意见》及《市级机关办公用房装修标准》《市级机关办公用房智能化工程规划与设计标准》、《办公用房新建、改造项目的管理及操作程序》等,促使机关办公格局合理化,增强了办公用房管理的规范性。在机关公务用车管理方面,制定了《关于上海市机关事业单位专用公务用车辆管理实施细则》、《关于加强使用工作号牌车辆驾驶员管理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为强化管理提供了依据和制度保障。在机关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制定了《市级机关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细则》,初步理顺了市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关系和工作流程等,为机关行政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法规制度保障。
    2.理顺关系,加强政府资产管理
    我们认真履行市级机关财务预算管理的职责,加强对市级机关行政经费的管理和控制。在市级机关开展了财务会计、预算管理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推进了机关预算和财务诚信体系建设,完成了统一管理试点单位的摸底调查。同时,在基本保证市级机关正常运转所需经费的前提下,加强基建资金管理,完成我局承担的各重大工程项目的资金保障和竣工项目的财务审计工作,规范资金运作程序,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我们积极理顺市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了市国资委、市级机关国资办、各委办局办公室(秘书处)三级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立了市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网络平台,开展了机关固定资产清理、登记、注册、标记等基础性工作;规范了机关国有资产处置工作规程和授权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审批程序。
    在办公用房管理上我们注重全局和长远,提出了“两个办公圈、三个功能点”的方案,使市级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取得了突破。并由我局牵头,组织实施了市级机关30个部门搬迁市政、怡丰、巨鹿三幢大厦集中办公,做到了安全、有序、周密,实现了资源共享的目标。此外,我局还组织实施了20余万平方米办公用房的建设、改造和装修,缓解了机关办公用房的矛盾。
    在机关公务用车管理上,实行了车辆编制证管理办法,有效遏制了超编、超标配备公务用车的现象。2005年的新增数与2002年同比,减少了80%。同时我们还修订了《上海市市级机关机动车辆和驾驶人员管理办法》,健全安全行车管理网络,开展机关机动车容貌保洁竞赛,狠抓安全行车教育。
    二、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机关后勤服务质量
    服务保障是我局承担的重要职责,也是机关后勤部门的价值体现。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努力为机关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把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作为机关后勤的中心工作之一。
    一是完善服务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了后勤职能管理部门与后勤服务保障部门的关系。建立了作为后勤管理职能部门的机管局(各部门办公室)与后勤服务保障部门之间的购买服务关系,并把购买服务的范围逐步扩大到社会上有资质的企业。把后勤服务由行政管理为主的
方式转变为以经济合同管理为主的方式。
    二是建立考核标准体系。局聘请专业机构制定了《后勤服务质量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并由局职能部门定期开展机关后勤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测评。同时在对两个服务集团进行的绩效综合考核中,将服务质量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
    三是形成提高服务质量的滚动机制。我们加强对服务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形成“推出一批、储存一批、研发一批”的滚动机制,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我局还在全市开展了机关后勤服务“三优一满意”行业达标评比表彰活动,对促进后勤服务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是改革服务资源配置方式。我们在稳妥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基础上,努力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市场比选方式配置后勤资源,扩大机关后勤服务市场对社会的开放度,在确保机关秩序正常和运行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从而在保证服务质量持续提高的基础上,促使成本得到合理降低。
    五是强化机关服务市场的监督管理。我们会同市财政局制定了《上海市市级机关引进社会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在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规定了承接机关后勤服务的资质条件,同时要求各部门根据合同规定,加强对提供服务单位的日常考核,使机关服务市场在改革的同时做到有序开放、有效管理。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机关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各级机关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组织者、管理者,毫无疑问,建设节约型机关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个核心领域和重点内容。
    我局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确定“十一五”期间市级机关办公大楼能源消费量降低及增加再生能源使用量的目标值,确定机关公务车辆油耗量降低的目标值;完善市级机关节约规章制度,制定了节水、节电、节油标准,提升能源效率,降低机关办公大楼、设备运作和车辆使用的能源成本,削减市级机关的能源使用量和能源费用。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的相关政策,建立节约资源的年度预算制度和财政监管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和评估考核机制。在管理措施上进行导向,如对使用旧家具、双面利用纸张、采用再生纸等,从经费上予以适当鼓励,并制订了《市政府机管局关于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实施办法》,进一步探索长效管理机制。此外,我局还与市级机关工作党委联合倡议,在市级机关开展了以“节约资源,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为主题的竞赛活动。广泛开展节电、节水、节油、节约办公用品和经费的活动;并在承担的办公用房建设、改造、装修等工程中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在空调、照明、用水、用气等方面,引进和采用先进而又较为成熟的技术,在节能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在进行构建和谐机关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强化管理,创新机制是克服机关后勤管理服务存在的现实困难的有效途径。制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不仅提高了机关事务的管理服务水平,提升了管理服务的效能,也为构建和谐机关创造了有利条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