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编外人员管理促进机关后勤建设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7-08-14 15:35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吴玉林  李建敏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和用工制度的深化改革,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陆续招(聘)用了一些编外人员(临时工)。这些编外的临时用工,分布在交通、餐厅、卫生、门卫值班等各个岗位上,成为机关后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如何进一步更新用工观念,改进用工管理方法,优化内部运行机制,成为后勤机关和谐建设过程中必须思考和解决的现实课题。一、编外人员的特点和作用

一是工作属性相对易变。编外人员是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临时用工人员,通常情况下,机关编外人员的合同期大都为2-5年,合同期满后,是否续签,需要根据双方各自的情况相机而定。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编外人员流动性较强,相对于正式职工来说不太稳定。

二是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绝大部分编外人员没有接受过相应高层次的教育,通常难以胜任一些专业性比较强、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和工种。更重要的是,临时工比正式职工缺少思想、职业、岗位培训的机会,思想和职业素质也难有相应的提高。

三是工资收入相对偏少。随着脑体劳动者在社会分工中的作用不同,而随之不可避免地影响其工资待遇和收入差别也较大。编外人员的临时性,也使其难以享受像正式职工一样的工资结构(比如职务、级别等等),工资都不是很高。

四是思想反映相对活跃。目前的用工制度较为灵活,用人单位和编外人员双方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编外人员较多考虑工资、福利待遇等问题,一旦用人单位所给出的工资、待遇未能达到他们的期望值,他们便会自然地比正式职工更容易产生思想波动,甚至产生解除劳动合同的念头。显然,这些也会在主客观两个层面上,增加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

应该说,编外人员作为机关里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辛苦劳作,尽职尽责,为和谐机关的建设,付出了艰苦和努力,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已经成为构建和谐后勤机关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

二、对编外人员管理的主要做法

我们针对编外人员的特点和在机关建设中发挥的特殊作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和谐后勤机关的目标,坚持一手抓使用、一手抓积极维护编外人员的合法权益,在加强编外人员的管理上取得了一些成效。

1、组织上高度重视。从厅领导到局领导都十分重视编外人员的管理、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始终把编外人员当成“自家人”对待,不因“编外”而“见外”,尊重他们的人格权利,尊重他们的光荣劳动。定期召开座谈会,倾听他们的心声,采纳他们的正确意见,使他们在被尊重中强化集体意识。

2、管理上严格规范。一是严把入口通道。凡招(聘)用的编外人员,都严格政治审查、技术考核、身体检查和岗前培训;实行编外人员试用期制度,真正做到选优弃劣。二是严格规章制度。严格依据中办的有关文件精神,先后出台了《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关于编外合同工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关于执行〈编外合同工管理工作暂行办法〉有关问题说明》、《规范编外合同工工资》等文件,以及对关键岗位、重要部位,特别是对食品、车辆、保密、安全等关键环节制定了有关规章细则。三是严密管理体系。明确管理目标与岗位职责、落实工作任务与监督机制。依据各岗位工作职责和任务量,把编外人员的工资奖金与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安全工作挂钩。

3、政治上始终关心。一是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编外合同工,支部进行重点培养教育。目前,已有两人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其中一人参加了局里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二是邀请他们参加组织生活。感受组织上的关心与温暖,在每年的党日活动中,一般都是留下党员在家值班,尽量让编外人员能有机会参加。

4、学习上提供条件。一是政策上进行鼓励。凡编外人员申请或报名参加业务考级和技术比武,所在部门都要积极调整工学矛盾,保证他们的学习时间,有条件的,还免费提供原材料。按规定对通过业务考试的同志调整了相应的工资。二是积极创造机会。2006年,局里争取到1名外出山东学习烹饪的名额,经研究决定选派一名编外合同工参加,学费路费都给予了报销。此举在编外人员中反响热烈,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坚定了他们干好工作的决心。三是提供学习资料。在外训、代培的基础上,根据编外人员的学习成才需求,从实际出发,购买相关业务书籍及光盘等自学资料,供大家学习使用。

5、生活上真心关爱。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把人文关怀融入到管理工作中,把编外人员当成“自家人”,切实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领导的关怀。一是衣食住行给方便,二是逢年过节不遗忘,三是适时关心送温暖,四是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6、要求上一视同仁。工作当中不歧视编外人员,不搞双重标准,不搞厚此薄彼。一是要求临时工做到的,正式工首先要做到;要求编外人员不做的,正式工首先不做。二是注意在临时工中培养优秀分子,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让他们参与管理,调动他们以局为家、爱家建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7、教育上耐心细致。临时工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社会上对他们抱有一定的偏见,针对他们存在的打工者心态、临时性心态的特点,我们坚持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进行谈心交流,及时解开思想疙瘩,出现问题时把严格管理和说服教育相结合,把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

8、权益上充分尊重。一是规范工资管理、加班费管理,不拖欠编外人员工资。二是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保证享有休假时间。三是维护合同权益,按标准给编外人员上相关保险,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9、素质上着眼长期培养。定期举办技术比武,相互交流、切磋技艺。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到其他单位参观学习,开扩眼界,并邀外请专家教授现场传艺,学人之长。

10、业余生活上力求丰富。为加强“八小时”以外的管理,我们坚持编外人员订购书刊、杂志和光盘;发放文体用品和修建娱乐器材;在宿舍配备电脑、电视、电话,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三、对加强编外人员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要不断加大培养力度。编外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比较繁忙,参加学习的机会少,学习新技术,提高本领的呼声较高。特别是年轻人,因为工作的临时性,所以非常希望在中办工作期间多学点技术,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好的基础。所以我们应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条件、创造机会。

二要适当提高工资待遇。想办法提高编外人员的工资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特别是对那些工作在特殊岗位上的临时工,要根据其劳动的强度,为单位所做的贡献,适当进行补贴。三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那些工作表现突出,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编外人员可适当延长合同期和使用期,特别是对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要敢于打破常规,把他们使用好,做到人尽其才,为机关和谐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行政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