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三个关键建设和谐幼儿园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7-10-20 10:31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万保民  叶兰兴

 

广东省育才幼儿园一院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力创优质品牌,建设和谐育才”的办院思想,取得显著成效,连续多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幼儿园,并获得了各级荣誉数百项。他们在办园中注意抓住发展的“三个关键”,即打造和谐的团队,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并进;建设和谐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探索和谐的教育,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努力推进幼儿园的和谐建设,为机关和社会服务。

一、打造一支和谐的教职员工队伍

该园领导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办好幼儿园,关键是要有一支和谐高素质的教职员工队伍。为此,他们重点抓了两点:

一是建设一个民主和谐、德能垂范的领导班子。该院的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性格能力互补,个人的文化、能力素质都比较高。不但班子内部形成了民主和谐、廉洁行政的氛围,而且影响到全体教职员工,使院内形成了民主、开放、和谐、奋进的园风。在历年的领导班子民意测评上,几位园长都获得教职员工高度评价。在幼儿园管理中,领导班子能相互沟通,注意倾听教职员工的心声,做出的决策能得到教职员工的衷心拥护。

二是锤炼一支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他们认为,教职员工队伍是幼儿园的基本力量。在队伍建设中,他们情理并重,通过“一培训、二流动、三加压、四减压、五拓展”,给每位教职工发展和成就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她们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幼儿园的和谐发展。主要做法是:

1)培训。为每位教职员工提供继续进修、自我提高的机会和条件。该院不但制定了《继续教育规定》和《教研活动制度》,鼓励并资助教职员工参加专业机构组织的各种层次的培训,而且还在园内成立了多层次的学习平台,通过专家引领和互动学习,不断提高教职工的道德、业务素养。

2)流动。在幼儿园管理中,该院实施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根据岗位需要量才适用,大大增强了教职工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教师们都很自觉地加强自身素质的进修,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和谐幼儿园建设奠定了基础。

3)加压。给有强烈的成就意识的教职工“加压”,让他们在压力中迸发出全部的潜力,在完成任务中获得成长。如在日常的教学检查中他们发现张蕾老师具有音乐和舞蹈教育方面的良好潜质时,立即将她调入幼儿园音乐舞蹈教研组中学习,然后多次给予她在区、市公开课中担纲的机会,不断安排先进教师给予她帮助,使她的教育理念和技能得到快速的提升,并取得可喜的成果。去年,她代表广东省幼教界在全国音乐活动展示会上获得了“研讨会优秀奖”的最高奖项。

4)减压。给压力过大的教职员工提供解压的心理辅导。为使教职员工的身心和谐,他们邀请了心理教育专家和心理咨询专家来院为教职员工们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提供心理咨询,以及对个别压力过大的教职员工进行专门的辅导,释放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积累的负担和压力,重新鼓足勇气,轻装前进。

5)拓展。通过先进的体验式训练,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锻炼团队”的目的。近年来,该院多次邀请专业机构为教职员工讲课,使大家能认识自身潜能,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会和谐工作、和谐生活。

二、建设一个和谐优美的院内环境

和谐的环境是和谐幼儿园的基础。为了建设一个优美、自然、整洁的环境,该园在办公厅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领导班子殚精竭虑,广纳众言,筹资千万元改造院内环境,营造出独特的校院文化。广州市委朱小丹书记盛赞:“育才的环境体现了很高的艺术品位!”来院参观的国内外友人更是赞不绝口。2006年,该院被国家环保局评为国家环境示范基地。这些年,他们在和谐环境上坚持一个理念、四个原则、实现三个突破、创造两种特色。

一个理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四个原则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高度和谐统一原则;以显性的存在形式发挥隐性教育功能原则;寓育人功能于良好的精神环境建设中原则;艺术化和艺术品位氛围原则。

三个突破是:突破设计的常规思维,改变幼儿园固有花俏的形象,建立具有高艺术品位的幼儿院。他们在参考多种特色建筑的基础上,综合园林家、建筑师和教职工的意见,吸取中国园林与西方建筑的精华,采用“红墙绿树、高柱明户”的建筑风格,对院内各主体建筑进行穿衣戴帽工程,使园内建筑与自然环境巧妙地融合,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价值;突破平面的环境布置思路,打破空间的局限,充分利用环境的每一个点,设置全方位变化的立体空间。这种空间的高效利用、环境功能的充分发挥,为幼儿的自我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突破环境功能的单一化,创设心理安全与自由的环境。心理的安全与自由来自行动的安全与自由,在环境创设时,他们不但考虑教育功能,而且也考虑师生行动的安全性和自由伸展的可能。为此,院内空间创设除了大量使用软性材料,保护幼儿外,还设置得很宽敞大气,使师生视野开阔,心情开朗。

两种特色是:实现人与绿化共存的特色。为了陶冶教职工与幼儿的性情,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他们着力于扩大绿化面积,美化院内环境,种植了各种有特色的花草树木,将遮阳长廊改造成造型美观的艺术长廊,使典雅大气的建筑物、优雅别致的长廊、郁郁葱葱的草坪和红白相间的花带互相呼应;突出教育文化氛围特色。该院的环境,大到教学楼,小到活动区,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自由、自主发展而建设的。从大型的高架桥壁画到小巧的长廊吊饰,都蕴含着对幼儿的美育意识。幼儿在这样的艺术文化熏陶下,在优美的环境中获得有益的营养,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三、探索一套科学的教育方法

一套科学的幼教方法是办好幼儿园的根本。该园领导认为,作为一间机关幼教名院,所有建设和发展最终都要回归到教育,回归到机关干部职工子女的健康成长上来。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秉承科学的发展观和教育观,遵照“培苗以爱,育才以道,树人以德”的院训,早在上世纪末,就提出了“自主发展”的教育理念,并着手进行“幼儿自主发展”课程体系的构建。这个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创新有三方面:

1、转变单一课程理念。他们在显性课程中发挥隐性课程的辅助作用,精心规划、创设自然与物质环境,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与自由的精神空间,让孩子自主地观察、学习、发现,鼓励和引导幼儿尽情地求知,积极地探索,大胆地创作,在认识环境中发展自我,通过珍惜环境体现自我成长的价值,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2、设计美术与科技融合的特色教育课程。美术让人学会感受和热爱世界,科技让人学会认知和探索世界。在国家级课题研究的引领下,该院不但培养出一批特色教师骨干,而且独创性地将美术与科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科美教育模式,为幼儿教育开发了新内容,开拓了幼教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新道路。

3、解决特殊幼儿的身心健康问题。他们本着“不错失一个孩子,不耽误一个孩子”的教育原则,在专家的指导下,专门设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沙盘游戏、蒙氏操作、感统训练等世界先进的心理教育治疗技术,帮助有需要的孩子解决身心困扰,使他们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学会遵守纪律。曾有一个小女孩,刚入学时不守纪律,不爱学习,打同伴,骂老师,令父母很头疼。经过他们三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使这位孩子变成了一个和同伴友好相处、尊敬老师、喜欢学习的合格小学生。为此,她父母很感激幼儿园,在毕业典礼上专程向院里赠送了一面锦旗,上面一行金色的大字“精心育苗,诚献爱心”,道出了家长对老师们的深情和对幼儿园深切的感激,表达了对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满意。

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该园的“幼儿自主发展课程体系”已经成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拥有自主学习能力,拥有持续发展潜质,独立自信、聪颖快乐、身心和谐的孩子。仅2003年至2007年五年间,幼儿就获得市级以上荣誉五百多项,占幼儿总数的10%以上。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使该院赢得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赞誉。

 

(作者单位:广东省政府办公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