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后勤集中统一管理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葛土芳
近年来,我局按照“服务是宗旨,管理是根本,创新是动力”的总体思路,解放思想,强化管理,对奉化市政府机关34个部门的行政事务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进行集中规范管理,建立了一套集中管理、统一安排、职责分明、运转高效的管理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机关后勤集中统一管理的新路子。
关于机关后勤集中统一管理模式的实践过程
以前,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往往设有自己独立的财务、食堂、卫生、会务等后勤保障机构,所谓的“机关后勤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就是指将这些原本分散的后勤保障工作从各个部门剥离出来,统一由专门的机关事务管理机构进行集中管理和提供服务。目前,我局已经完成和实现经费、食堂、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会务管理、安全保卫和物业管理共七项内容的集中统一管理。
(一)推行经费统一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加强财务监督,减少漏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实行了“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管理模式。一是根据市财政局的预算安排,我们将20个部门和市级领导经费统一划拨,资金全部划转到我局,进行统一管理,分户使用;二是明确经费使用方法,对各个部门的经费实行包干使用,支出按月控制,财政局按月将各部门经费直接拨入我局;三是严格落实报销手续,认真对经费预算、付款凭证等原始凭证的有效性进行审查,票据签批手续不完善的不予报销,违反财经纪律的开支一律不予受理;四是严格控制经费预算指标,实行机关财务通报制度。我们将各部门的经费使用作了细化安排,做到超支不补,节余留用,每月将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支出、节余情况作一通报,使各部门对经费开支情况一目了然,从而使经费开支控制在财政的预算范围之内。
(二)建立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制度,实行公务用车统一管理。关于公务用车,我市及时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制度,规定公务用车统一由我局进行管理。我局制定了一系列的车辆使用和管理制度。一是严格实施车辆编制、配置、报废审批工作。二是实行政府车辆统一采购,通过委托市招投标中心向各定点单位实行政府采购;三是车辆实行统一定点维修,采用先报价后维修方式,我们定期或不定期对车辆状况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车辆处于良好状态;四是统一实行定点加油站管理,对车辆用油情况向各部门及时作出反馈,有效减少了油料的消耗;五是对车辆出入进行统一登记,及时向各部门或市纪委就车辆回机关大院过夜情况进行反馈,有效杜绝了各种公车私用现象;六是对驾驶员进行统一配备。市财政局对车辆经费统一核定,各部门的驾驶员由我局统一配备,聘用驾驶员的工资、社保也由我局统一管理;七是认真抓好驾驶员的教育,不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几年来,我们车队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比较出色地完成了公务用车的后勤保障任务,为我们后勤部门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三)理顺产权分配关系,统一机关办公用房管理。长期以来,机关办公用房分散建设,分散管理,土地房屋、产权等归各部门所有,办公用房使用上存在苦乐不均的现象,资源难以调剂,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建设和管理成本较高,维修改造随意性大,加重了财政负担,物业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为此,市政府乘机构改革之机,将部分单位合并到市级机关大院和市政府北大院办公,把这部分单位资产的产权重新进行登记,与此同时,我局按机关编制对各单位的办公用房统一核定使用面积,按人均标准进行分配,并进行办公用房统一装修,解决了以往机关办公用房散乱、不规范和办公装修标准不一,互相攀比,豪华装修等问题。实行办公用房统一管理后,不但减少了部分后勤服务人员,节省大量的行政资金,而且实现了资源共享,缓解了机关办公用房紧张的局面。
(四)统一后勤保障服务,努力提高服务水平。1997年,我们成立了机关大院管理服务中心,统一为市级机关开展后勤保障服务。一是制定房屋修缮管理制度,建立办公用房统一修缮、维修、保养机制,对各单位反映的房屋情况及时处理;二是统一管理机关大院各单位通讯设备的安装;三是统一安排机关安全保卫工作,实行保安人员24小时巡逻制度;四是设立机关文印中心,对各单位的文印工作统一服务;五是统一为市直机关提供会议服务,在会议安排上,我们严格按照市委市府的会议标准安排会议经费,尽量把会议经费控制在市财政局年初核定的预算范围之内;六是对就餐实行统一管理,由专门人员统一集中采购原料,严把价格关、质量关、安全关,使大家都吃到质优价廉、品种丰富的营养餐。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为市级机关各部门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关于机关后勤集中统一管理模式的一些思考
集中统一仅仅是开始,重要的还是如何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管理程序,明确工作责任,确保服务保障效果,最终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内容完备、协调统一的机关事务管理体系,实现规范管理、有效保障和高效服务。机关后勤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实质上是要机关后勤工作实现一个目的,就是对内强化调控和规划,着力构建监督约束机制,对外强化高效运转和保障,尽力提供优质满意服务。应该说,这种模式追求的目的正好符合当今我国机关事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一)整合服务资源,精简人员,有利于创建节约型机关后勤。降低机关运行成本,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是构建节约型机关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推动办公资源、后勤资源的整合,减少和避免体制性浪费。机构分设造成多头管理、多头审批和资源浪费,而机关后勤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则强化了宏观调控和规划,并构建起监督约束机制。例如,通过财务集中统一核算,严格把关、厉行节约,减少了财务人员,提高了管理效益,降低了管理成本,促进了廉政建设,确保了机关工作的正常开展。公务用车统一管理不但起到了车辆编制“控办”的作用,而且也对车辆维修费用、油料消耗等有效地限制。多个市级机关进行合并办公,保卫人员、清洁人员等后勤工作人员就能精简,会议室等公共后勤场所也可以集中使用,统一调配,这样腾出来的办公用房就可以得到二次配置,就不必再新造大批的办公楼房。同时,办公用房统一装修也不再互相攀比。这也无形中减少了大笔政务开支。由此可见,机关后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后,做到合理配置闲置资产,实现资源共享,这不但精减了部分后勤服务人员,而且节省了大量的行政经费。
(二)人员集中,便于队伍管理和人才培养,有利于创建学习型机关后勤。机关后勤工作点多、面广,具体、繁杂,为适应新时期机关事务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必须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行为廉的后勤队伍,做到“服务规范、技能过硬、保障有力”。现在的机关后勤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型、服务型后勤,它对管理的专业化、服务的技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要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要把加强学习,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的能力和素质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要努力建设学习型队伍和学习型机关,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和任务需要。
集中统一管理便于队伍的管理和人才的培养。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队伍开展经济理论、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和资产管理、基建投资、政府采购等业务知识的培训,开展各类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后勤工作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各类专业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
(三)形成合力,提高服务效能,有利于创建高效型机关后勤。首先,机关后勤保障集中统一管理模式通过强化调控和规划,构建起监督约束机制,实现整合服务资源,精简人员,有利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机关后勤保障专业化队伍。
其次,机关后勤集中统一管理模式解决了机关部门的后顾之忧。机关后勤保障集中统一管理对于提高机关其他部门的效能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当他们舍弃了后勤保障部分的任务,就少了很多的后顾之忧,可以轻装上阵,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本职职能上。
第三,机关后勤集中统一管理模式便于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引进专业的、高效的物业管理力量充实到机关后勤工作中来,有力地促进了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的提升。
(四)理顺关系,政令畅通,有利于建设和谐型机关后勤。机关和谐的主体是人,构建一个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机关后勤集中统一管理就理顺了上下关系,真正实现政令畅通、运转有序。
实施机关后勤保障集中统一管理后,机关后勤机构就有权对办公环境和办公室进行统一布置和安排,规范办公秩序,实现环境美化。
总之,机关后勤保障集中统一管理模式符合当今机关后勤工作关于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改革方向,是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作者:浙江省奉化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