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构建和谐机关中的“人本化”管理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7-02-07 15:18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曾学贤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机关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人的管理。在逐步走向“人本化”的现代社会中,“以人为本”、“人道主义”理念及意识正成为主旋律,这种回归人本的管理理念,正凸显人际关系在构建和谐机关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构建和谐机关首先要“人和”,只有人和机关才能和谐,我认为在人的管理中,认识人、关爱人、培养人、举荐人、使用人应该成为构建和谐机关的基础。
    认识人,不光是指认识人的外表、形象、性格、特点、品质,关键是发觉人的闪光点,看到人的长处,看到人的个性。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要用唯物辨证法的眼光看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要用“多棱镜”看人。现代管理学的评价原则告诉我们:认识人要从一元走向多元,从一面走向多面,从一点走向多点。“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多看人的长处、优点和可贵的地方,多肯定人的长处、优点和可贵的地方,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因材施用,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工作关系。
    关爱人,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体谅人、帮助人、信任人的根本态度。关爱人的原则体现了人在我国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如果没有对人的充分理解和信任,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关心,就无法真正达到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机关的目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是“公平正义,诚信友爱”,虽然社会不可能给每一个人以幸福,但可以向每个人提供获取幸福的环境与条件,虽然在机关中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满足,但可以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公正的物质和精神待遇,公平、公正地让每一个人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出发,给每一个人相同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尊重人的合法权利和主人翁地位,鼓励人的志向、爱好和追求,关心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做到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力助人。当前,关爱人必须同严格要求统一起来,正确实施这一原则,要求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在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党内在不违反党规党纪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人的志向、爱好和追求,为个人发展提供必要的阵地和条件。总之,关爱人是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方法,在构建和谐机关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培养人,现代管理理念的一个深刻变革和转变就是从“用人工作”到“用工作育人”。“无事就生非”,这是生活哲理,也是工作规律。培养人的方式途径很多,在机关培养人主要还是“工作中培养人、锻炼人”,在多种岗位中磨练,多压担子、多工作、多做事中成长、成熟是选人、用人的基础。百年树人,培养造就人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念。“实践出真知”,就是给人多实践,就是给人多锻炼,就是给人多体验,从而让人在实践中学会承担,学会勤勉,学会振作,学会做人做事。只有每一天充实了,每一天都责任在心了,每一天都忙着做事了,闲心、闲话、闲事就少了,推卸、懈怠、萎靡不振、无所事事的现象就没了,人心就齐了,机关就和谐了,所以说工作是最好的润滑剂、清洁剂和净化剂,培养人是构建和谐机关最好的催化剂和粘合剂。
    举荐人,也是构建和谐机关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建设和谐机关应该“唯才是举”、“任人唯贤”,只要是贤才,不是庸才都要推荐出去,给人以奔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上进,“流水不腐”就是这个道理。反之,一个单位不出干部,这个单位的工作就上不去,就没有生气,干部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事业就会中断。任人唯贤关键是在“任”上,贤是人才的客观标准,任是领导主观上对人才所采取的措施和态度。领导在举荐人才中要有“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胆略和气魄,在中国历史上举贤荐能、弃仇容人的事例不胜枚举。还要有“举贤过己”的胸怀。作为领导者欢迎下属和后来者超越自己,甘愿当人梯,愿作铺路石。
    使用人,德才兼备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是启用人的基本尺度。但是德才兼备并不等于十全十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机关用人必须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必须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必须容人之短,不护其短,要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凭政绩使用干部,邓小平同志一贯主张用人要注重政绩,反复强调要大胆选用“有政绩的人”,重要标准就是“人民公认”。构建科学的用人机制,搭建合适每个人施展才华、辐射能量、激发创造思维的工作平台。让会干事的人受重用,让复合型人才受重用,做到“有胆识骏马、无畏护良才”。让工作锻炼人,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对使用的人,大事坚持原则,遵从道义,小事不多作计较,不小题大做。法律执行无罪推论,机关用人也应该推行无过错推论,当所用的人遇到失误或犯了过错,要从客观原因找起,改革开放,最需要是干部肯干、实干、能干、敢干的务实、求是的“干才”,“干才”不是全才,因此对“干才”不要苛求。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机关的根本特征,干部职工关系和谐是机关和谐的基础,机关和谐是干部职工关系和谐的保障。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和谐社会的主体,干事业主张“和衷共济”,共事要提倡“和睦相处”,待人要注重“和蔼可亲”,家庭要强调“家和万事兴”。
    总之,人是万事之根本,人和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人和出感情、出健康、出效率。音律和谐,令人身心愉悦,社会和谐,和衷共济,人际和谐,成就千秋伟业。

 

(作者: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