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谐 人 生
营造和谐人生的三个外部因素
(一)公平正义。和谐需要有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机制和环境,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相对于某种不公平状况而言的。就人事工作所讲,公平就是不论资排辈、一碗水端平,对男女职工、新老职工一视同仁,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构建干部职工彼此信任、相互支持、和谐共事的人际关系和使个人潜能尽情发挥的平台。
(二)关系融洽。融洽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干群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既要有个人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充分展示自己才华、发扬主观创造力的平台,又要有相互默契的融合、信任、团结、相互促进的团队精神,使团体中每一个人心平气顺,感觉到和谐家庭般的温馨。
(三)协调一致。营造和谐人生与建设和谐单位一样,需要协调一致的运行机制。管理上政令畅通、上下协调、步调一致,才能促使业务工作的科学协调发展。同时,单位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要形成“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的运行机制,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工作局面,更加注重公平公正,更加注重利益协调,更加注重依法行政,更加注重维护稳定,切实构建布局合理、规则公平、激励有效的和谐人事人才机制。
衡量和谐人生的四个维度
有建树——和谐人生的追求在于真正致力于一个自己认定的目标,在工作中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有所创造。
有情义——和谐人生要求我们对上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对下从善如流、平等待人;对内坚持原则,团结互助;对外真心服务、倾力相助;对己,不攀比职位高低,不计较名利得失,甘为人梯。
有诚信——和谐人生要求我们慎言慎行,言行一致,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
有品位——和谐人生的关键在于情操的陶冶,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个人爱好;重点在于心灵的净化,摒弃心中的恶念和非份的欲望;难点在于毅力的持久。
塑造和谐人生的三个途径
(一)与人为善,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寻善。寻善是一种洞察人性中的恶的能力。一个人不断克服自己的恶性的过程,也就是寻善的过程。其次要求实。平实、朴实、实在,说真话、办实事、做老实人,谦虚低调不骄傲。为生活建立规律,久之便会产生一种安定感。能够安定,则自我与亲人及朋友,与环境及自然,推而至于与身外的一切,都可以保持和谐。
(二)无私奉献,切实身体力行。立党办公,执政为民,无私奉献。奉献者比常人多一份爱心和付出,收获的却是人格魅力、诚信、尊敬等宝贵的无形资产。美国作家斯诺《西行漫记》中写道:红军能战胜白军,共产党能战胜国民党,关键在于战场上冲锋口号不一样,共产党的口号是“同志们跟我上”,国民党的口号是“弟兄们给我上”。一个是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率先垂范,一个是躲在后面贪生怕死,要别人去送死。革命时期如此,现在建设和谐社会也如此,每个人都身体力行投入进去,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才能在社会变革中,充分显示自身的才干、本领,实现可贵的人生追求。
(三)不断调整,不断实践,实现人生的突破。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实践没有止境,创造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规律。一个人的认识和实践都是多层次复杂的过程,不同层面有不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只有能上能下,不断调整心态,不断寻求自己的目标,才能达到人生的完美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