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心扑在机关后勤事业上
——记甘肃省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秘书长董尉勤同志
他与机关后勤事业结缘
董尉勤同志,原系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所副所长,高级经济师。在担任省机械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时,负责单位的后勤工作,从此就与机关后勤结下了不解之缘。1997年甘肃省后勤管理研究会、甘肃省机关事务工作协会成立后,他的组织关系转到甘肃行政学院,担任副教授、调研员、兼任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省后勤管理研究会秘书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后勤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甘肃省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全国后勤管理研究会后勤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全国后勤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华勤研究院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西南分院研究员等职务,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机关后勤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之中了。
充分发挥协会桥梁作用的“联络员”
机关事务工作协会是机关后勤部门的行业协会,虽然对会员单位没有领导关系,但由于甘肃省省级机关没有行政性的事务管理机构,因此党和国家关于机关后勤工作、机关后勤改革的政策、精神就必须通过机关事务工作协会来传达、贯彻、协调和落实。而协会是个社团组织,无职无权无钱,甚至连公务用车等办公设施都没有,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身为协会专职副秘书长的董尉勤同志,在这种工作环境下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和人格魅力,坚持数年如一日为协会的工作千思万虑、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在所不辞。一些工作需要上门到会员单位联系,没有公务用车,无论是在酷暑还是严冬,他骑自己的破旧自行车,穿行在大街小巷,进出于大小机关,沟通了协会和会员单位之间的联系。在交通如此发达、公务用车档次越来越高、专车呈普及化的今天,董尉勤同志骑着私家的自行车干公事,得到了许多单位和领导的赞许,每当听到别人的赞扬声,董尉勤的心里不由得一阵酸楚,他难道听不出那赞扬声背后的嘲笑吗?为了协会的工作,为了甘肃的机关后勤事业,他把个人荣辱得失抛却在了脑后,凭着良心做人、凭着党性做事,这是他恪守的人生信条,为此他无怨无悔。由于他不计个人得失、默默奉献、辛勤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各会员单位和后勤战线的干部职工都把协会当做是后勤人的“娘家”,有什么困难都要找到协会寻找答案。对此,董尉勤同志感到莫大的幸福和安慰。
潜心探求机关后勤工作的“研究员”
在机关后勤领域,大部分人认为搞后勤工作没出息、没地位、没作为。而董尉勤同志却越干越有滋味,以至成为这个“行当”的专家,出了不少成果,引起了全省乃至全国后勤战线同行们的关注。1997年他主持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后勤服务运行机制”的软科学研究,承担了全国后勤管理研究会下达的“甘肃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课题。2001年承担了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下达的“机关服务费用结算方式”、“公务用车改革”、“机关物业管理”等研究课题。几年来,他潜心研究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先后发表、出版机关后勤工作理论研究文章、文集130余篇(册),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机关后勤管理学》、《后勤知识讲座》《邓小平后勤管理思想》、《邓小平后勤思想学习纲要》(参与国管局编写)、《后勤管理与改革指南》、《95全国后勤改革纵论》、《中国后勤管理与改革纵论》、《中国后勤改革与发展》等专辑及论文《试论后勤服务社会化》(被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评为全国优秀论文)、《新世纪机关后勤导论》、《用邓小平后勤管理思想指导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我说后勤部门人员“三德”》(被中国机关后勤杂志、全协评为二等奖)、《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三个转变过程》、《机关后勤改革应注意的十项原则》、《论机关服务社会化》、《对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思考》、《邓小平后勤理论概述》(被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评为特等奖)、《管理者首先管好自己》、《培育企业文化发展后勤生产力》、《邓小平后勤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深化后勤改革、发展后勤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浅谈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如何实行目标管理》、《培养一流的后勤队伍、发展一流的服务水平》、《后勤体制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第三产业》、《对建立后勤企业文化的思考》等。这些成果,是董尉勤同志对后勤工作深入思考的结果,倾注了他对后勤工作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积极推行机关后勤改革的“宣传员”
机关后勤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比较强的工作,董尉勤同志为此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因而也收到了较好的成果。
集中办培训班。几年来,甘肃省机关事务工作协会会同省行政学院先后举办后勤干部培训班22次,参训人员2500余人次。每次办培训班,从课程的准备到实施讲授,董尉勤同志都一丝不苟地认真去做,尽量做到了课程安排合理,讲授知识易懂,参观项目可行。通过不间断的办集中培训班,甘肃省县级以上机关的后勤领导干部基本上都培训了一遍,并在全国25个省市区讲课有效地提高了后勤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深入一线培训。针对一线后勤干部职工事务繁忙,不便抽出专门时间参加集中培训的实际,董尉勤同志积极与省直各部门、各市州联系,主动到一线进行培训,受训人员达2500人次。培训中,许多干了几十年的老后勤通过系统地学习,感到后勤工作的地位还这么重要、学问还这么深,从而增强了一线后勤人员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组织专题研讨。在下大力提高机关后勤干部职工素质的基础上,董尉勤把协会工作的重点放在研究、指导推进深化改革上。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一些单位遇到了许多难题,这些难题汇总到协会后,希望协会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时,董尉勤同志一方面及时总结先进单位的经验,予以推广。如这几年协会总结推广的甘肃省气象局物业管理的经验、甘肃省地震局公务用车改革及财务结算方式的经验、甘肃省交通厅兴办后勤实体的经验等,都为全省机关后勤改革起到了导向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是组织专题研讨,按地区、系统、行业就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座谈讨论,形成共识。如组织中央在甘单位后勤改革座谈会,就如何解决干部职工住宅房二次出售后的物业管理等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大家感到协会的作用太大了,只要把大家组织起来,交流经验、方法,探讨问题、对策,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必将进一步深入,而促使甘肃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人物之一,就是机关事务协会的秘书长董尉勤同志,广大后勤干部职工亲切地称呼他是机关后勤工作的“宣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