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除思想束缚
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武器,也是我们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做好机关事务工作的行动指南。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将科学发展观与本单位的实际紧密结合,实现中央提出的“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的。我们十分紧迫地感觉到一个主题,这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解放思想、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突出发展,重点做好新行政中心的后勤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提高管理、保障、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
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当前重点要在破除五种观念,解除思想束缚上下功夫。
一是要破除改革开放与机管局无关紧要的思想观念。机关事务管理局是领导机关的后勤部,履行着机关后勤“管理、保障、服务”职能,组建五十年来,我们有许多方面随历史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烙下了深刻的改革开放的烙印。但是从机管局本身运行的体制、机制上来讲,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的沿袭,没有发生根本性全局性的变化。前两年开始的事业单位综合改革使我们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改革开放不是与机管局无关紧要,而是休戚相关,关系到生与死,发展与落后。要想实现机管局赶超式发展,必须在思想观念上突破,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现代化的中国;从省内外我们考察的机管局情况看,千经验、万体会,归结到一条,就是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道路;从自身实践得出体会,不改革开放不死不活,一改革开放死局皆活,力度越大,发展越快。我们在思想观念上要加快三个转变:从主要依靠财政支持的观念,朝主要向市场要资源转变;从主要是有事做事、把事做好的理念,朝发展物业服务产业转变;从主要依靠行政管理手段加强管理的思路,朝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提高效益转变。
二是要破除“有钱才好办事”的观念。我们长期处于财政拿钱,我们办事的角色,观念长时期停滞于没有钱办不了事的层面,忽视了市场机制和市场资源,极大地阻碍了我们的发展。
体制机制是少花钱、办好事的根本和关键。体制是指一个单位的组织制度,机制是指一个单位各个部分、内部与外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体制机制要适应这个单位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否则就会阻碍这个单位的发展。我们机关事务管理局是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同时又是一个在具体从事物业服务与管理的“企业”,下属单位更是如此。我们的体制机制就是不能照行政单位的模式行事,必须充分地开放搞活,引进市场机制。这些年来,我们做了一些改革运行机制的事情,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用80年代末的经费,管理21世纪的市级机关大院,还做了许多大事,这可以说是一个成就,也充分说明市场和市场机制是一座金矿,有资源、有资本、有人才、有效率。
每一位干部职工的责任心、积极性、创造性是少花钱、办好事的基础。每个单位的工作成绩和效益,是靠每位干部职工干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是靠每位干部职工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坐等出来的。机关后勤干部职工有一种精神,这就是“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不计名利、克难而进、全力保障”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险阻战无不胜的法宝,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我们即使有再多的钱也不能把事情办好,把我们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事业往前推进。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每一项工作是不是都是高标准、严要求、高效率?我们的每一位干部职工是不是都是勤于学习、善于创造、尽心尽力、克难而进?我们的每一项管理行为是不是都是科学、合理、实用、精细?
三是要破除“入市”很难,还是吃财政饭牢靠的观念。我们说要“入市”(走入市场)有二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管理与服务分离,实现物业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向市场要服务的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益;第二个目标是向市场要出路,以我们现在掌握的有限资源,通过融入市场,找到发展的机遇和可能。
我们的物业管理服务为什么要“入市”?首先,物业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有我们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物业服务已成为一个产业,市场化的物业服务有以下显著的特点:一是服务水准较高。一般来说,物业公司的从业人员经过专门的训练,有明确的素质要求,服务过程有程序,服务有标准,敬业精神较强;二是管理水平较高。物业公司都有完整规范的管理体系,体制机制健全,章法齐备。三是机制好。物业公司的管理机制、运作机制、用人机制等比较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是任何一个行政事业单位不能比拟的。尤其是物业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自我要求更好、更强、更大的发展动机和市场上优胜劣汰的法则,为做好行政机关后勤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形势所迫。新的2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的行政中心即将建成,我们面临十分艰巨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显而易见,我们在管理水平、工作能力、运行机制、人才储备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只有向市场要服务的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益。自己主动走向市场,找出路,求发展。
再次是发展机遇不能再等。根据全国兄弟市的经验,新的行政中心建成,是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改革调整的最佳时期,也是机管局自身求发展的机遇。
四是要树立增收节支降耗无止境的观念。我们坚持了近五年的节支降耗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必须百尺竿头更上一步。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是求真务实作风的最基本要求,坚持勤俭办机关后勤事业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理念和作风,坚持把节支降耗作为重点工作目标,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人头,并与年终考核挂钩。要进一步挖掘潜力,开辟节支降耗新渠道,找到新机制、新办法、新措施。例如:采购物品,要定品牌、定质量、综合比价;材料、物品进出实行企业模式管理;减少损耗和流失;能自己做的要自己做,进一步降低零工开支,加强资产管理,充分利用潜在价值;采取一切节约举措,进一步降低水电损耗;加强维修工程管理,进一步降低维修费用;下属单位进行生产成本核算,落实节支降耗举措等等。大力降低行政开支,三年内不购新车,不添置高档办公用品;严格公务接待制度,做到热情、得体、节俭,降低招待费用;严格用车管理,降低公务用车成本;严格领导干部通讯费用报销制度,坚决控制通讯费用的增长;严格以各种名义给干部职工发放福利,控制补贴增长。提倡每一位领导每周都深入到保洁、花圃、维修、保安及市政大楼第一线,与一线工人和市委大院居民打交道,交朋友,密切感情,掌握信息,听取意见和建议,力戒贪图安逸、漂浮不实的作风。
五是要破除市委大院物业管理市场化很难的观念。物业管理的市场化、社会化是一个发展趋势,是机管局改革发展的方向。市委大院的物业管理长期实行后勤管理财政承担的体制机制,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面临发展难以为继、服务水平难以满足需要的境地。不容置疑,市委大院物业管理的市场化、社会化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市委大院物业管理市场化、社会化是难。概括起来有五难:一是习惯势力太大,50年的大院,形成了后勤管理财政承担的习惯;二是新老领导、大大小小的领导太多;三是基础差,有很多难题面临解决,财政又不可能拿出钱来;四是有提高服务水平的迫切要求,没有物业管理市场化、社会化的迫切需求;五是我们自己的素质难以满足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但是,再难也得往前走。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又有很多有利条件。概括起来有五条:一是物业公司服务于物业,已成为一种潮流,大环境,现在好多由机关自己管理的机关大院都在转交给市场;二是市委大院的居民越来越社会化,开始流动起来;三是新的行政中心建成,市委大院与行政办公分离已成为一种现实可能;四是我们的许多改革取得成效,提高了服务水平,降低了费用开支,基础设施大大改善;五是市委、市政府支持。当然,我们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制造氛围,转变思路,改革机制,抓住机遇,积极作为,克难而进,积小成大。
思想上的先进,是本质上的先进;观念上的落后,是根本上的落后。解放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保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法宝,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成效的锐利武器。我们要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着力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推动机关事务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