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盘活国有资产
提高运营效益的几点思考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9-07-20 15:54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 刘钦

 

    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资产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是当前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确保盘活国有资产、提高运营效益的基础
    (一)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根据《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的意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财政部令36号)精神,为新时期加快国有资产的转型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和正确的发展方向,真正把思想统一到财政部精神上来,防止和克服没有精力搞、没有办法搞的模糊认识,要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避免国有资产重复购置与闲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和公共服务成本,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金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拓宽市场配置资源空间。
    (二)优化整合国有资产。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对行政事业单位所办经济实体收归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资产统一调剂,改变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占有政府公共资源不同而造成的单位之间、部门之间苦乐不均的现象,按照“市场经济手段、优势整合、风险共担”的原则,鼓励行政事业单位通过与实力强、信誉好的经济实体共同盘活国有资产进行合作开发,在确保产权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国有资产效益的持续发展。
    (三)坚持效益为本,实施分步盘活。资产从其存在的时刻起,就应确定其保值和增值点,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资产存量和发展实际需求,合理调整国有资产结构,科学选择效益项目,细化国有资产购置、验收、使用、调配、转让、报废等各个环节,压缩一批基建项目,提升现有国有资产有偿使用价值,以增加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益。如:公开租赁行政性国有资产,能够充分挖掘国有资产的潜在价值,实现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是确保盘活国有资产、提高运营效益的动力
    (一)实现对资产调剂、处置的有效使用。加强资产的重组和重新调配,依法对国有资产进行集约化,规范化管理,按照市场运营创造收入,就必须从提高资产使用的内在要求,从产权入手,明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入手,有利于减少管理部门之间在资金产配置苦乐不均的现象,促进资产配置,提高资产配置效率;有利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度,规范资产处置行为,防止资产流失,提高对国有资产统筹使用和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对一些闲置资产也要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资产进行统一调拨使用,避免财政重复投资;努力加大对闲置资产的处置力度,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