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彻底改变批评难的状况
● 何宏祥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开好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把批评开展好。这对在一些单位,对一些党员干部来说,似乎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某机关曾对党员干部进行民意测验,出了这样一道题:人际交往中,最难做的事是什么?结果,不少同志的答案是:开展批评最难做到。面对如此答案,确实耐人寻味。然而,要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又要求必须实实在在地把批评开展起来。
开展批评,本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同志间很正常的事,而如今人们变得既不愿意批评人也不愿意接受批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思想上来说,最主要的是对“批评”存在认识上的片面性,认为这是得罪人的事,因而极其信奉“不说好,不说坏,谁也不见怪”的为人哲学;从方法上来说,最主要的是对“批评”存在理解上的片面性,把批评人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对他人错误、缺点的抨击,只想到了“批”而没有想到“评”。于是乎,是非面前不开口,遇着问题绕道走,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对待某些人的错误和不正之风,不仅普通的党员干部,乃至相当职务的党员领导干部,也都是不制止,不教育,不批评,不斗争,听之任之。正是这种人际环境,使得一些原本不错的党员干部走到了邪道上,干出了有害于党的形象,有亏于党的事业,有损于人民利益的事。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彻底改变批评难的状况。
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最近,在与一位领导同志闲谈时,他说:“批评是最大的关心,批评胜过黄金。”事实也确实是这样,批评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任何人的成长进步都与批评结缘。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对于一个人是这样,对于一个单位同样是这样。常言说,大批大进步,小批小进步,不批不进步。早期,在我们党内流行的一句谚语说得好:“医治别人缺点的人是医生,庇护别人缺点的人是小丑,美化别人缺点的人是骗子。”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切实搞好检查分析,需要拿起也必须拿起批评这个武器。愿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都来争做“医生”,拒当“小丑”和“骗子”。
其次,要把“批”和“评”结合起来。顾名思义,批评是既要“批”也要“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批评的文章包括两大部分,既要客观地“批”,更要认真地“评”。在第一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单位中,有个单位的组织生活会,大家不仅一针见血地“批”他人身上存在的问题,而且热情诚恳地“评”存在这些问题的危害,同时还帮助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今后如何改正这些问题提出希望和要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事实证明,只“批”不“评”,容易激化矛盾,增大解决问题的难度,即使有当“医生”的愿望,也难以当好“医生”。当然,要想当好“医生”,把“评”的文章做好,最根本的还在于批评者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既对批评对象准确把握,又对批评的内容深思熟虑。只有这样,在开展批评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批问题实事求是,剖根源深刻精当,评危害深入浅出,指方向明确具体。如此,批评者才有积极性对有问题的同志开展批评,被批评者才有自觉性认真地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批评意见。
(作者单位:安徽省政协研究室)